《乡村振兴局小额信贷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局小额信贷工作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乡村振兴局小额信贷工作汇报去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坚持做到“四个确保”,扎实稳妥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落细落实。2022年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04.7万元,惠及76户;富民生产贷715万元,惠及133户;全市小额信贷发放进度位居全省第2,逾期率继续保持全省最低。一、坚持“三个强化”确保健康发展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市县联动、分级负责、分块落实”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扶贫小额信贷规范发展和风险处置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文件。指导督促完成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组建,统筹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宣传发动、协调推进和管理服务等各项具体工作,最大程度实现小额信贷“放得出、用得好、收得回
2、、有效益”。二是强化调度,加快进度。召开专题会10次,开展督导调研8次,分析研判工作进度、认真梳理短板不足、及时整改发现问题;利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定期监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投放进度,严格落实“周报告、月小结”制度,确保了工作进度有序推进。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讲,发放明白卡、张贴宣传画4.5万余份,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0余次。在乡、村和银行网点等场所,通过海报、横幅、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等形式,帮助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脱贫户全面了解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增强借款人和承贷经营主体懂政策、用政策的主动性;大力宣传脱贫户通过申请小额贷款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激发
3、脱贫户内生动力,提高其诚信意识。二、紧盯“三个环节”确保规范使用一是贷前准确评级授信。将社会诚信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劳动力3项指标作为脱贫户评级授信的主要内容,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实地调查脱贫户发展需求、贷款意愿、还款能力,严格按照“村级评议、乡镇审查、县级审核”程序,对脱贫户评级授信进行公示公告。二是贷中合理优化流程。召集财政、银行、保险机构会商,优化小额信贷申请、发放、贴息、投保等具体操作流程,既做到“贷得出”,又做到“贷得准”“贷得快”。三是贷后认真核查用途。由专业人员认真核查脱贫户项目安排、产业发展及资金使用情况,严禁借机冒贷、转贷,严防将信贷资金用于建房、购置家庭用品等非
4、生产性支出,确保脱贫户小额贷款真正用于产业发展。三、狠抓“三个关键”确保资金效益一是狠抓帮扶服务。成立由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农技队伍、乡土专家、致富能人等人组成的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在对接发展需求、提供指导服务、防范市场风险等方面,随时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贷款户选准合适的产业发展项目。二是狠抓生产经营。通过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创设良好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促进脱贫人口融入产业发展。三是狠抓带动成效。发挥各级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思路宽、交际广、渠道多的优势,积极对接大型商贸企业和名优特农产品销售专区、消费帮扶专馆、生产公司企业等电商平台,采取认销、帮销、带销、促销、订销等手段,帮助发
5、展生产的贷款户销售各类农副产品。四、严把“三个关口”确保资金安全一是严把诚信关。聚焦放款和还款两个关键期,注重宣传教育引导,普及政策法规知识,持续培育群众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良好社会氛围。向贷款群众讲清讲透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的目的意义、政策要求、贷款用途和有偿属性,对不符合银行征信要求的,一律不予发放贷款。二是严把补偿关。建立风险补偿金制度,实行专户管理,对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政府和银行按比例分担风险,风险补偿金全部落实。三是严把还款关。出台监督管理办法,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资金使用、流向的监测分析,强化贷后跟踪管理,定期回访监督,避免挤占挪用。按照还款时间节点,提前对到期贷款户进行摸排、提醒
6、、沟通,确保做到按时还款。对到期不想还、不愿还,项目发展不好还不上、家庭刚需支出大无力还等因素,造成信贷到期未能按期还款的,所在乡镇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催缴,采取措施保证按期还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去年以来,我县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工作理念,全力推进“三单对接”和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十大工程”两个重点,紧盯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全县人才工作服务大局的质量和水平。主要做法是:一、抓统筹,“党管人才”更有方向。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讨论有关人才工作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县委组织部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1名副部长分管联系人才工作,配
7、备1名干部负责具体业务。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研究人才工作2次,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完善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年初,印发2022年人才工作重点任务清单2022年乡村人才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把工作内容分解到镇、到部门,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责任单位,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县财政将人才发展经费纳入本级预算,今年104.2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部到位。二、抓政策,“三单对接”更有成效。把人才需求“三张清单”落实。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毛绒玩具四大支柱产业,结合全县项目、产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制定人才对接方案,把县内人才作为对接首选、
8、紧缺高端人才作为柔性引才首选,提升人才对接成功率。截止目前,对接引进项目人才18人、产业人才34人、企业人才48人。把“双招双引”与人才对接相结合。建立350余名*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印制双招双引联络通讯录。在杭州、常州等地开展20余场次招商中,同步开展人才招引洽谈会,吸引各类人才返紫创业,先后有年产300万双运动鞋和中茶富硒茶综合开发等项目与人才同步落地。8月11日,联合未央区举办乡村振兴专场招聘会,毛绒玩具、鞋帽服饰等本地企业,现场达成求职意向60余人。把订单式人才培训做成品牌。依托职教培训中心、电商服务中心,按照“党政主导+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培训的模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
9、和专业职业技能培训6141人。县人社局与远元集团合作,签订用工协议,实行“三包两免一补”培训政策,带动3万人就业。三、抓衔接,“人才振兴”更有活力。挖潜招录党政人才。摸清每年党政人才退休基数,评估近三年干部外流情况,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招聘力度。今年招录公务员114人,也是历年来招录公务员力度最大一年,同时上半年事业单位共招聘98人,充实了基层人才队伍。竞赛激活产业人才。开展乡村工匠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举办“*毛尖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大赛、*县2022年首期茶叶加工技术提升和退役军人茶产业生产技能培训班等,推动乡村工匠技艺交流和岗位练兵。推进蒿坪镇蒿坪村、改革村和焕古镇大连村人才振兴试点工
10、作,打造“以事业聚人、以环境育人、以发展成才”的示范样板。建成瓦庙镇新华茶叶专业合作社科技小院,不断提升茶农技术水平。园区培养乡土人才。立足86个产业园区和4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产业人才发展计划,引导和平茶叶、康熙天茗、焕古茶庄和青中民宿、乔家大院、硒园农庄等企业主体承担培训,把农村“田秀才”“直播网红”等人才一起培育、一起管理、一起开发,培育了“三生科技、*抖音直播俱乐部”等5个直播带货团队和20余名电商人才。创业回引返乡人才。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组织开展“双招双引”“乡贤归雁助推乡村振兴云招商推介会”“*籍创业成功人士招商座谈会”等活动,成功签约沃农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秦巴士蜂养殖、
11、茶文化主题农旅融合项目等12个优秀返乡创业项目,让资本回流、技术回归、人才回乡。四、抓服务,“特色亮点”更有质量。教育卫生培训交流成常态。召开“组团式”帮扶工作联席座谈会,对选派来紫的20名教育人才和6名医疗人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其中3名同志分别担任了县人民医院、*中学、县职教中心主要负责人,加强对教育卫生骨干的帮带培养,有25名校园长赴北京师范大学培训、有15名医护人员到常州新北区学习。专家团队服务一线抓示范。今年,国家科技特派团21人(6个产业组)、省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9人等(3个产业组)开展驻点帮扶。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鸣雷专家团队入驻东木镇燎原村开展食用菌研发,成立省级科研实验基地,组建县级食用菌专家工作站,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建立曾建明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了焕古庄园、和平茶厂省级龙头企业。扶持青年人才创业有平台。加大农村青年扶持力度,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8场次,依托县青创协会为青年创业人才提供场所、创业培训、项目包装、金融担保等服务,先后培育孵化一批由青年人才引领的成长型企业,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创业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