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
《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保山状元楼:杨慎名作临江仙成稿地(上)保山历史文化名城里有一座本没有楼层的“状元楼”,现在位于隆阳区第一中学初中部篮球场边,只因为充军状元杨慎落籍永昌的36年里曾经长期在此居住,并在这里撰文著述。因此,后人为纪念杨慎,便将这间只有一层的房子称之为“状元楼”。据考证,状元楼就是杨慎名作临江仙的成稿地。一一题记前言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杰出的学者和诗人,与徐渭、解缙并称为明代三才子,此中又以杨慎居首,后世更是尊其为“明代著述第一”和“明代文化巨人”。杨慎于明嘉靖初年因“议大礼”案而充军到当时称之为“烟瘴之地”的永昌卫(今保山),并落籍永昌36年,当时明代的户籍管
2、理有民籍和军籍两种,杨慎的户籍登记属于永昌卫军籍,因此永昌成了杨慎的“第二故,杨慎谪戍永昌期间,虽有请假报备外出,但是多数时间是在位于太保山东麓的四川会馆后院(今状元楼)里博览群书,并撰文著述。据考证,后来被毛宗岗父子将其录为三国演义开篇第一词的临江仙就是在此修订成稿的。随着三国演义被搬上荧幕,临江仙成了杨慎众多作品中最为世人熟悉的一首作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数百年来,杨慎一直以亲民的形象存活于保山民间,保山人习惯称呼他为“杨升庵”或者“杨状元”。为纪念杨慎在参与建构“永昌
3、文化”方面做出的历史贡献和弘扬他的乡贤模范精神,在此略做介绍。世家有少年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冬月,杨慎出生于北京孝顺胡同一处官宅之内,这是一个官宦世家,从杨慎的祖父杨春到杨慎的子侄辈,杨家四代人一共出了七个进士,是个望族,因此杨家被称为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二杨慎出生时,他的父亲杨廷和当时为武英殿大学士,供职翰林院,官位不算太大,却也在学术界颇有地位,不但诗文功夫了得,兵法韬略财务政事皆有见地,正在为后来入主内阁出任内阁首辅大臣积蓄力量。更值得一说的是,这杨廷和自小便才情不俗,12岁乡试中举,19岁中进士,入仕以来,可谓青云直上。杨慎出生之时,杨廷和正处于事业极速上升期,按常理说,杨
4、慎的人生道路会因为他的父亲杨廷和而变得格外轻松。幼年杨慎,可以说是极好的继承了父亲的优点,自幼聪慧好学,又得利于原生知识家庭的滋养,得到了极好的家庭教育,据明史中记载:“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12岁时作吊古战场文,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名句,又拟过秦论,其祖父看后大喜,将之与贾谊相提并论。13岁时,已经频有诗作闻世,一首黄叶诗更是让大学士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一时之间传为美谈。但是杨慎并未因为出身优越和别人的赞赏而懈怠,反而更加发奋读书。勤学中状元像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杨慎走上了科举仕进之途。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他回四川新都老家参加乡试,考官惊为奇才,给
5、了他第一名的成绩。次年,乡试选拔出来的人才都得去京城参加会试,杨慎虽被考官列为首选,却因烛花不慎烧坏试卷,意外落榜。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二月,在京24岁的杨慎再次参加会试,名列第二,在随后的殿试之上,杨慎交出的答卷被阅卷官李东阳、杨一清等人誉为“海涵地负”,正德皇帝亲自宣布他为殿试第一,独占鳌头。金科及第状元郎,何等风光,自此,杨慎供职于翰林院,开始了仕途生涯。自中状元后,杨慎一直在翰林院充任修撰、经筵讲官等职,不仅与第一流的学者交流切磋,还有机会出入皇家秘阁,看的书越来越多,杨慎便愈加博学,各方知识均有涉猎,且天赋极高,有过目不忘之能,这对日后杨慎编书著论奠定了厚实的学术基础。一次,
6、正德皇帝朱厚照对星宿名“注张”有疑问,派人来翰林院问,大家都愕然无言,唯有杨慎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说“注张”其实就是“柳星”,举出周礼史记汉书上的相关记载一一说明。另有一次,湖广少数民族的士官进贡,说自己来自“水尽源通达平长官司”。有人以为“水尽源通达平”是三个地名,杨慎则取大明官制为证,指出这是一个6个字的地名。杨慎博学之名在朝堂人尽皆知,众多学士也慕名前来讨教。吏部考核时,对他的才华、品德给出了极高评价,称他“文章克称乎科名,慎修允协乎名字”,意思是说他的文章与状元的名声相符,他的品行也与他的名字相称。翰林院是明代朝廷的“智库”,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如果不发生意外,才华
7、横溢的杨慎,早晚也能像父亲杨廷和一样入主内阁,位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坎坷入仕途本以为杨慎会少年得志,却不料他的仕途生涯从一开始便不那么顺利。一身才气,又极有政治抱负的杨慎,多少有一些桀瞥和孤高,初入仕途时,因为博闻强识而受到器重,随后又进言上谏,直犯逆鳞。要知道,古代文人为官,一大共性便是如此,为人臣子而太过刚直,往往便祸福相依,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所以说“伴君如伴虎”。做官没多久,杨慎看明武宗朱厚照整天游玩嬉戏、亲近佞臣,不理朝政,心里压抑不住愤怒,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呈上丁丑封事,直言指责朱厚照“若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则必有意外之悔”,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可武宗根本不放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江仙 保山 状元 名作 临江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