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残疾人保障和扶助办法.docx
《东莞市残疾人保障和扶助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残疾人保障和扶助办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东莞市残疾人保障和扶助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多方参与的残疾人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广东省扶助残疾人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残疾人,以及为残疾人提供各项保障和扶助服务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单位。本办法所保障和扶助的残疾人是指具有本市户籍并且持有效期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以下统称残疾人证)的自然人。保障和扶助项目包括社会保障、
2、康复、教育、就业、文体宣传等内容。非本市户籍的残疾人,根据本办法可以获得包括盲人专业按摩人员就业、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申办私营企业扶助;凭残疾人证进入市内公共场所免费或者减半缴费,对盲人、智力残疾人、双下肢残疾人和其他类别的重度残疾人,应当允许一名陪护人员免费或者减半缴费进入公共场所;凭残疾人证免费乘坐本市公交企业运营的公共汽车(定制出行路线除外)及市内城市轨道交通。本市户籍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未持有残疾人证的情况下,经患者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纳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审核后,可获得精神科药物(含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和定点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救助。第三条市人民政府残
3、疾人工作委员会负责残疾人保障和扶助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市残疾人联合会开展残疾人保障和扶助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应当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与资源配置,将残疾人保障和扶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加强管理。教育、财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单位应当各司其职,强化协作,共同做好残疾人保障与扶助工作。第二章社会保障第四条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会救助。第五条建立残疾津贴制度,对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残疾津贴200元。对重度残疾人、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
4、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助;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按政府代缴养老保险费的标准给予补助。对重度残疾人、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助。已享受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政策的,不重复补助。所需经费由市、镇街(园区)两级财政分担。第六条残疾人首次申办残疾人证,经定点机构评定,符合残疾标准的,一次性补贴400元。所需经费由市、镇街(园区)两级财政分担。第七条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低保家庭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困难生活补贴200元。对一、二级残疾人,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及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300元护理补贴。所需经费由市、镇街(园区)两级财政
5、分担。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由民政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第八条对有两名或者两名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每年一次性给予生活补助3000元。所需经费由市、镇街(园区)两级财政分担。第九条为有无障碍改造需要的肢体、聋、盲、智力、精神五类残疾人家庭(含以上五类残疾的多重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所需经费由镇街(园区)财政承担。第十条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可以免费或者减半缴费进入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美术馆、展览馆、体育场(馆)、文化馆(室、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园、动物园、旅游风景区等公共场所;对盲人、智力残疾人、双下肢残疾人和其他类别的重度残疾人,应当允许一
6、名陪护人员免费或者减半缴费进入上述公共场所。公共停车场(库)应当为残疾人设置一定比例的专用停车位。残疾人有权按规定享受优惠停车待遇。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免费办理公办图书馆借书证、阅览证。第十一条对首次考取机动车驾驶证的残疾人,一次性给予2000元补助。所需经费由市、镇街(园区)两级财政分担。公安交警部门应当依法保障符合法定条件残疾人驾驶机动车的权利。第十二条本市户籍残疾人凭“东莞市爱心乘车卡”或者残疾人证,非本市户籍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免费乘坐本市公交企业运营的公共汽车(定制出行路线除外)及市内城市轨道交通。所需补贴资金按本市有关政策规定由市、镇街(园区)两级财政分担。乘坐前,残疾人应当主动刷卡或者出
7、示本人有效残疾人证。第十三条有关部门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本市一级、二级、三级残疾人家庭,应当优先给予保障。第十四条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对本市残疾人的配偶及其子女属于农村或者异地户口按规定申请迁入的,凭其残疾人证优先办理入户手续。第十五条法律服务机构对残疾人申请追索赡养费、抚养费、劳动报酬、工伤赔偿、抚恤金,办理司法鉴定、公证等法律事务,应当予以优待。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特别是精神与智力残疾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优先给予法律援助。第三章康复第十六条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
8、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发展符合康复要求的科学技术,加强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第十七条对在公办残疾人教育康复服务机构接受教育康复服务的。至17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免收教育康复服务费;对在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或者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接受抢救性康复服务的。至6周岁残疾儿童,采取政府补助的方式,按照脑瘫儿童每人每年不超过3万元,孤独症儿童每人每年不超过2.5万元,听障、视障、智障及其他类别儿童每人每年不超过2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在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或者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接受教育康复服务的7至17周岁脑瘫、孤独症儿童少年补贴教育康复服务费,每人每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莞市 残疾人 保障 扶助 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