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致病性.ppt
《微生物的致病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致病性.ppt(3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一节微生物 许多微生物具有潜在致病性微生物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二者并非绝对的,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是指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 致病性: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的疾病的能力。 病原体:指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 不同病原微生物对宿主造成不同的疾病,表现为不同的和病理变化。 致病性是病原体“种”的特征白喉霍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肌肉痉挛 毒力 :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称为毒力。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接种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
2、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侵袭力 (一)侵袭力 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包括: 1 1、黏附与侵入 2 2、繁殖与扩散 3 3、宿主防御功能的抵抗力细菌表面结构:包括普通菌毛、膜磷壁酸、荚膜、微荚膜、支原体顶端结构及黏附素,病毒包膜或一颗表面的病毒吸附蛋白、真菌表面类似黏附物质。凡具有黏附作用的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黏附:蛋白质、糖蛋白、多糖和蛋白质、糖蛋白、多糖和LPS膜磷壁酸 侵袭力 (1)抑制吞噬细作用(如链球菌,通过外酶破坏细胞骨架) (2)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如荚膜、菌毛) (3)在吞噬细胞内生存 (如结核分枝杆菌、单增李斯特菌) (4)杀死
3、或损伤吞噬细胞 (细菌分泌外毒素或蛋白酶破坏宿主细胞的细胞膜) (5)降低吞噬细胞调理作用(抑制补体激活或黏附能力)2 微生物的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1).抗吞噬作用 (1)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 (如金葡菌的SPA伪装成抗原与抗体结合) (2)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如嗜血杆菌可以分泌IgA蛋白酶,破坏黏膜表面的IgA) (3)某些菌体结构可抑制抗体产生 (如脂多糖LPS、荚膜、)。2)抗体液免疫机制 某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之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如单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意义 :宿主细胞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的。也
4、可随吞噬细胞的游走而扩散至其他部位,造成广泛病变。3)内化作用3 侵袭性酶 作用:于组织基质或细胞膜,造成其损伤,增加通透性。 目的:协助病菌抗吞噬或向四周扩散。常见种类1)透明质酸酶:水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2)胶原酶:分解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3)神经氨酸酶:分解肠黏膜上皮细胞间质 4)磷脂酶及卵磷脂酶:分别分解细胞膜磷脂及卵磷脂 5)激酶:将纤维蛋白原激活为纤维蛋白酶 6)凝固酶:细胞结核性凝固酶,可为细菌抗原伪装,使其不被吞噬或机体免疫机制识别 外毒素 主要由G+菌和部分G-菌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 白喉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 肉毒毒素 霍乱毒素:G- 痢疾志贺菌: G- 铜绿假单胞菌G- 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致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