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进民退”听听黄奇帆怎么说(附全文).docx
《关于“国进民退”听听黄奇帆怎么说(附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国进民退”听听黄奇帆怎么说(附全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导读:最近几年,经济形势严峻,经常有人讨论国进民退或者民进国退,好像这几年民营经济不够快,是不是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的更快挤占了民营经济的比重。这可能是一个误解.,在数据上有基本的不确切、没有基本概念产生的一个误解。这个时候,每逢国企有大动作,比如国有资本参股的民营上市公司,国进民退”的言论就会时不时会就冒出来。这类言论一方面表现为对于民营经济处境与未来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有“民营经济应逐渐离场”的激进说法,特别是统一大市场政策出台与供销社热点出现后,又出现了很多针尖对麦芒的尖锐争论。自从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阶段路线,中国经济走上了八
2、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高速发展三十年。多年后,形势变了,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转型,很多人对未来方向产生了迷茫,但从最近一连串政策大动作来看,实际上我们的方向并没有变,非但没有变,反而更坚定更稳健了。关于“国进民退”这一说法,其实早在2019年,重庆原市长黄奇帆就进行过系统性的论述。我们今天一起来阅读他的看法。正文:今天讨论并购公会,又是讲国有制的,主要就是讲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国有制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混合所有制。我今天讲的内容分三块。01第一,讲一下我们国家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搞好国有经济,也坚定不移的搞活民营企业,这两个坚持是始终不渝的。在这两个“坚持”推动下,我们国家的民
3、营经济从1979年20%的比例,上升到了现在60%,我们经常说的“5、6、7、8”,50席的税收、60%的经济比重,可见这个比重已经很高了。最近几年,经常有人讨论国进民退或者民进国退,好像这几年民营经济不够快,是不是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的更快挤占了民营经济的比重.我这里想说的一个观点,这都是误解,都在数据上有基本的不确切、没有基本概念产生的一个误解,我自己认为,我们这么多年,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各级政府对支持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不遗余力的,是坚定不移的。事实上民营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不可磨灭的作用,实际不管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初的十年
4、,以至于到现在,在这个立场态度上,始终是没有变化的。大家有时候会有一个感觉,比如广东省,他因为非公经济发展的很快,到2000年的时候你去查广东省GDP的数据,外资和民营非公经济已经达到70%几的GDP,今天的广东省非公经济比重也是70%几,你是不是能得到结论,十几年下来广东省怎么非公经济比重上不去了,以前上的多,现在上的不多,是不是现在思路变了,不想发展非公经济了。错了,不是这么回事。如果以为非公经济比重可以从70%涨到80%几、涨到90%几才是正常的,我可以说在美国都做不到。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浙江的非公经济比重早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他也是发展的很快的,浙江的非公经济在80年代、90年代
5、都是出了名的发展的快,到2000年之后他就到了71%,比广东省低一点,低两三个点。今天浙江省经过了十几年、二十年,是不是就变成了81%、91%呢?也不是,也是70%多一点。江苏省也是非公经济发展很快的2000年左右是68%,现在也差不多68%、70%o我讲这段意思,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到位、发展最快的几个地方,在80年代、90年代非公经济迅速崛起,到了70%左右、68%、70%、73%、74%,为什么这十几年涨不动了呢?是国进民退了还是怎么了?都不是,天花板到了,任何一个国家都有20%左右的国有经济是固化的,美国如此,德国如此,法国如此,新加坡如此,所有国家都如此。另外每个国家都有占GDP25%甚
6、至30%左右的税收财政收入。作为政府必定每年有多少财政收入全部花掉,给公务员发工资,给事业单位的人发工资,就表现为当年的国民收入GDP的一部分。同样,拿来一定的资本,财政资金进行投资也会产生GDP。教育、卫生、文化拨款也会产生GDP,大体上一个政府如果财政收入的30%左右的政府收入,花完以后产生的GDP有20%左右,所以美国的GDP中也有20%左右是国有的,不是企业创造的,是政府的行为创造的,欧洲也如此,所有国家都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作为一个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政府的GDP中也有20%多税收,再加上政府还有非税收入,至于中国政府花钱产生的GDP比美国政府可能高一点,美国政府20%,我们有个2
7、3%、24%,政府都有了20%几了,这个地方如果非公经济有70%,这个地方的国有企业实际上只有10个点、8个点而已,也就是说不可能让广东没有国有经济、没有国有企业的经济,所以政府总归占掉了20%,企业再占到8、9、10个点,非公经济到了70%就上天花板,大体如此。所以当整个国家非公经济到了60%,你想还要到70%、还要到80%,不可能。重庆,2000年我刚到重庆的时候,重庆非公经济比全国要差很多,全国我刚才说的,1979年就从20%到2000年全国平均值已经往40%几、50%左右走了,发展改革快的地方到了60%、70%都有了,重庆2000年的时候只有25%,所以非公经济发展是比较慢的。但是这几
8、年我们推动的比较快,重庆到了2014年的时候非公经济比重到了60%,赶上了全国平均值,比全国平均值还高了2个点。到了60%以后是不是他还可以到70%呢?我知道在我们的100里边有20是政府的量,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包括地方国企,保持20%左右可能是必要的,必须是必要的。因为中国总而言之“两个坚持”,国有经济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坚定不移的两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是我们的宪法基本路线决定的。所以这个意义上讲,当GDP到了60%非公的时候,大家不要以为20%、30%、40%时候的那种感觉,不断的把这个比例往上涨,涨到了60%还应该到70%、还应该到80%,否则就是国进民退了,否则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国进民退 听听 黄奇帆 怎么说 全文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