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交流材料.docx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交流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交流材料2022年以来,我县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群众关心的重点领域和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立足“五维驱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高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广度、深度、效度,推动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探索出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模式”。主要做法是:一是立足治理促融合。坚持机制创新,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效融合,探索“三百促三治”乡村治理新模式。“百户网”促自治。以村(社区)为单位,每百户划为一个小网格,明确1名党员中心户为“网格长”,联户包保1个小网格,推动农村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形成“社情民意收集、信息反馈、任务交办、工作推动、问题解决”的闭环机制,延伸
2、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百米岗”促法治。在村(社区)建设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为依托的电子岗,以巡逻联防队为主体的流动岗,以单位(小区)门卫室、治安岗亭、农村中心户为基础的固定岗,形成由包片民警指导,村(社区)辅警和治保会组织协调,电子岗、流动岗、固定岗互补的联勤联防机制。“百分奖”促德治。推广村规民约积分制,搭建积分兑换爱心超市平台,对热心参与村级事务、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的实行即时计分,并根据分值兑换相应奖励,对高额分值的给予健康体检、公交年卡等创新服务。目前,全县选聘自治“百户网格长”1887人,设立法治“百米岗”1387个,建成德治“百分奖”爱心超市129个,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
3、和幸福感。二是立足群众强服务。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的标准。创新实施支部领办“三爱工程”,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缩小办公桌、加宽百姓凳”的改造工程,将腾出来的部分建成“爱心食堂”“爱心教室”“爱心作坊”,为当地群众打造了一个个暖心场所。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实际需求,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采取集中经营型、分散互助型等方式,创办“爱心食堂”,解决“一老一小”就餐难问题;建设“爱心教室”,组建帮教志愿服务队,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讲解知识;开办“爱心作坊”,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带动700多名留守妈
4、妈实现就近工作。目前,已建成爱心食堂16家、爱心教室18家,爱心作坊40余家,惠及群众3万余人。三是立足平安保稳定。健全三级法治网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服务进村入户。高标准建设县级人民调解中心,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衔接”,打造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加强镇村综治中心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四位一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应急指挥)运行。推动县乡村三级综治平台智能贯通,提供信访接待、视频接访、政策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诉讼指引等服务,实现专业调解力量通镇达村,矛盾纠纷不出村。全县40%以上的信访矛盾在调解中心实现“事心双
5、解”,政务热线投诉同比下降四成。四是立足乡风抓引导。围绕乡风文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各方面,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组织“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宣讲活动,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茶旅文化、三线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教育引导党员群众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充分发挥*县劝学图书馆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示范作用,打造村民家门口的“农耕书屋”,凝聚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基础。用好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建设五山镇黄山娅村、茨河镇石井冲村省市红色美丽试点村,推进苍峪大捷红色展览馆建设。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实施志愿者服务“时间存折”,全县注册
6、志愿者9万多人,志愿服务队781个,集中开展志愿服务5014次。五是立足振兴谋发展。围绕全县6条农业产业链发展规划,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切实推动党建赋能延链补链强链促发展。推进村企互联共建,探索“村党组织+龙头企业党组织”共建模式,实行村企党组织成员交叉任职,推动玉皇剑、汉家刘氏茶业、石花酒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所在村队伍联建、发展联推、服务联手,凝聚合力。推进“一镇一品”,坚持因地制宜,开展*小镇、电商小镇等特色乡镇建设,推动差异化发展。在12个乡镇(开发区)轮流举办“五谷深情味在*”农旅博览会暨“一镇一品一代言人选拔活动,通过“月月过节”,实现“乡村有人气、产品有销路”。统筹制定村
7、级产业发展规划,引导邻近村连片发展、抱团发展,*村、*村等7个村成立联合党委,围绕乡村旅游、红色文化、茶文化等联合发展,年累计接待游客逾20万人次。区深入总结网格管理在疫情防控、城乡环境大整治等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以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不断深化城市社区“一网三联”治理模式,科学设置微网格,推动工作力量下沉,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发动、应急响应、快速动员能力,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米”,以“微网格”撬动城市基层治理“大格局”。一、划细划小“微网格”实现联系服务全覆盖*区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根据行政区划、地理布局、人员集居等实际情况,按照规模适度、管理方便、功能齐全、区划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建 引领 乡村 治理 典型 交流 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