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说课稿.docx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说课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宿州市第二初级中学说课题目: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师姓名:张飞学校名称:宿州市第二初级中学使用教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器材:杠杆平衡条件探究仪、钩码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沪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1节的内容,教材第6章、第7章分别介绍了弹力、重力和二力平衡的知识,本节是力学知识的延伸,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本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2022物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IXLI
2、=F2X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性,本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学习了力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力、力的平衡等概念,会调节天平的平衡。本节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杠杆的五要素,学生对杠杆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已初步形成,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二、实验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 .会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 .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二)科学思维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并能归纳结论的能力(三)科学探究具有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3、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三、实验设计:本实验的重点是探究杠杆在平衡时,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难点是在实验中怎样测量力臂。教材中设计的实验,首先通过调节平衡螺母,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通过调节钩码的个数以及钩码悬挂的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探究杠杆平衡时的条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力臂与杠杆重合,便于学生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降低学生实验操作难度。但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以下误区:1、物理观念理解的错误:部分学生会得出“动力X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二阻力X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一错误结论。2、科学思维认知的错误:无法直接测出非水平
4、位置平衡时力臂的长度,不利于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3、科学态度的不足:只研究了水平位置特殊情形杠杆平衡条件,学生缺乏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为解决以上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通常采用改变拉力的方向的方法进行改进,请看下图:LJ-CA但这样改进之后,又出现以下两个新问题:1、由于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摩擦力的影响以及测力计抖动等因素,导致力的测量不准确。2、力臂的测量存在困难。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杠杆平衡条件探究仪。整个探究仪采用铝合金金属制作,增强了仪器使用的耐久性。探究仪的最底部是底座,为增加稳定性,我们增大了底座的面积。贯穿整个仪器的是中间的金属杆,这根金属杆起到安装底座和上面两个金属圆
5、盘的作用。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身高差异较大,中间金属杆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验的学生的身高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学生进行实验。金属杆上安装的两个金属盘,中间的金属盘用于安装滑轮,为了方便调整滑轮的位置,便于改变拉力的方向,这个金属盘开了四个槽,滑轮可以安装在这四个槽中的任意位置。最上层的金属盘可以任意旋转,改变倾斜角度,这样方便学生探究任意倾斜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圆盘中间轴承的中心即是杠杆的支点。采用轴承设计的目的是为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轴承开有多个小孔用于安装杠杆,这样方便学生探究异形杠杆的平衡条件。细线系在杠杆上,动力与阻力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作用在杠杆上,动力与阻力可以再支点两侧,也可以在支点
6、同侧。由于滑轮可以在圆盘上的槽内移动,解决了任意改变力的方向的问题,方便学生多次实验。而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调节,这又解决了动力与阻力使用测力计测量误差大的问题。为使学生理解力臂不一定与杠杆重合,仪器中将杠杆跟刻度线分离,刻度线放在圆形刻度盘上。刻度线在圆心,向两侧的刻度读数逐渐增大,每一根刻度线都与中间的轴线相互垂直。实验时,杠杆的支点位于零刻度位置上。通过力臂的学习,我们知道力臂与力的作用线是垂直的,通常在找力臂时,我们是先确定支点以及力的作用线,然后再找力臂。现在我们逆向思维,首先作出若干条与力臂垂直的直线,在杠杆平衡后,先寻找与力重合的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力的作用线,然后观察
7、刻度线,寻找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之间对应的刻度是多少,即为力臂的长度。这样实现了任意方向的动力与阻力的力臂的准确而方便的测量。操作过程: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调节使杠杆保持平衡。旋转刻度盘,测量左侧动力的力臂,找到黑色的刻度线与力的方向重合,这根线表示力的作用线,找到该线对应的刻度即为其力臂的长度,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为力臂。转动刻度盘,测量阻力的力臂,同样找到一根刻度线与力的方向重合,这条线就是力的作用线,找到该线对应的刻度即为其力臂的长度。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为力臂的长度。相互垂直的两根线,分别对应力的作用线和力臂,突出了力臂与力的作用线的垂直关系,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杠杆 平衡 条件 实验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