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再思考.docx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再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再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再思考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体量庞大、种类繁复、文化精湛、特色鲜明,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性价值和特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行、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重大传统节日实行节假日合一制度等,就是我国非遗保护中影响最为深刻的制度设计和调整。2022年12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他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
2、强。非遗保护进入科学保护新时代新阶段。非遗学的学理建设、学科创制、教育体系的全面展开是科学保护的理论基础和根本保障。2020年,在冯骥才先生20余年的创建、努力、探索下,天津大学获批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点代码99Fl)这是我国首个正式获得批准的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及其硕士学位授权点,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在天津大学获得学制创立,也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正式进入我国教育体制和学科体系。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在艺术学科门类下的艺术学理论类中,首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级学科的大学本科教学目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文化 遗产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