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ppt
《计算机发展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发展史.ppt(2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Charles Babbage 17921871 巴贝奇的第一个贡献是制作了一台“差分机”。所谓“差分”的含义,是把函数表的复杂算式转化为差分运算,用简单的加法代替平方运算。他耗费了整整十年光阴,于1822年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当即就演算出好几种函数表。差分机差分机 1834年,巴贝奇提出了一项新的更大胆的设计。他最后冲刺的目标,不是仅仅能够制表的差分机,而是一种通用的数学计算机。巴贝奇把这种新的设计叫“分析机”,它能够自动解算有100个变量的复杂算题,每个数可达25位,速度可达每秒钟运算一次
2、。 分析机分析机 由于这两个发明,有些科学家称他为电脑之父 但是这些发明只是用来辅助计算的工具,尚没有记忆与存储资料的功能,因此不能称为“计算机计算机发展史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946 美国) 5000次加法次加法/秒秒 体重体重28吨吨 占地占地170m2 18800只电子管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个继电器 功率功率150KW 仅能保存仅能保存80个字节个字节 服役期服役期:1946.2-1955.10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领导,为美国陆军
3、军械部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研制了一台用于炮弹弹道轨迹计算的“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简称ENIAC)5电电子子管管一、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一、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1945-1956) 1、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主要逻辑元件2、主要用途:进行复杂的科学运算3、基本结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器和输出器(冯诺依曼模式)。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或磁鼓;外存储器采用磁带。与此同时: 汇编语言出现 1954年 Fortran语言 威廉威廉肖克利肖克利晶体管晶体管之父
4、之父第一代硅晶体管第一代硅晶体管 随着晶体管技术日趋成熟,逐渐地,晶体管开始替代电子管成为制造计算机的主要构件。 因为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二、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二、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取名“催迪克”(TRADIC),装有800个晶体管。 1、晶体管计算机的优势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1)逻辑元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2)内存所使用的器件大都使用铁氧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
5、储器3)外存储器有了磁盘、磁带4)运算速度大到每秒几十万次,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KB 期间伴随出现了打印机,而且开发了一些高级语言,出现了期间伴随出现了打印机,而且开发了一些高级语言,出现了FORTRANFORTRAN、COBOLCOBOL、ALGOLALGOL等高级语言,软件产业也由此产生。等高级语言,软件产业也由此产生。2、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特征三、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1)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列IBM360系统 集成电路板体积变小,功耗更低体积变小,功耗更低价格降低价格降低运算速度提高运算速度提高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应用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