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物理化学教材.ppt
《高等物理化学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物理化学教材.ppt(6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12.1 碰撞理论12.2 过渡态理论12.3 单分子反应理论 * 12.4 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12.5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 12.6 快速反应的几种测试手段12.7 光化学反应 * 12.8 化学激光简介12.9 催化反应动力学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1、了解目前较常用的反应速率理论,特别是对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要点,以及理论的优缺点。会利用这两个理论来计算一些简单反应的速率常数,掌握活化能、阈能和活化焓等能量之间的关系。2、了解微观反应动力学的
2、发展概况、常用实验方法和该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 3、了解溶液反应的特点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会判断离子强度对不同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原盐效应)。 4、了解较常用的测试快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弛豫法来计算简单快速对峙反应的两个速率常数。 5、了解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学平衡与热化学平衡的区别以及这类反应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量子产率的计算和会处理简单的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问题。 6、了解催化反应特别是酶催化反应的特点、催化剂之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本质和常用催化剂的类型。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一、碰撞理论基本论点一、碰撞理论基本论点1.反应物分子间的接触碰撞是发生
3、反应的前提。 2.只有那些能量较高的活化分子、并满足一定的空间条件的碰撞反应才能发生,不是任何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均能发生反应。3.活化分子的能量较普通能量高,碰撞时,松动并部分破坏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旧键,并可能形成新键,从而发生反应,这样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或非弹性碰撞,活化分子愈多,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就愈大。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两个分子在相互的作用力下,先是互相接近,接近到一定距离,分子间的斥力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很快增大,分子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相互远离,完成了一次碰撞过程。1 1、双分子
4、的互碰频率、双分子的互碰频率4. 若知道分子的碰撞频率(Z)及有效碰撞在总碰撞中的分数(q),则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qLZ-r=dtdA=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 运动着的A分子和B分子,两者质心的投影落在直径为 的圆截面之内,都有可能发生碰撞。ABd 称为有效碰撞直径,数值上等于rA和rB之和。ABdABABd分子间的碰撞和有效直径 虚线圆的面积称为碰撞截面,数值上等于 。2ABd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 将A和B分子看作硬球,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它们以一定角度相碰。互碰频率为:22ABAB8ABRTZdLc c2ABAB8n
5、nABRTZd若用浓度表示: 当系统中只有一种A分子,每次碰撞需要两个A分子,为防止重复计算,在碰撞频率中除以2,所以两个A分子互碰频率为:222AAA2AAARTZdLcM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AABddnZtAAABdd1ddcnZttLL AAddncL假定每次碰撞都能起反应,则反应速率为ABP若用物质的浓度表示2ABAB8RTdLc cAABddckc ct2AB8RTkdL2 2、速率常数的推导、速率常数的推导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乘以有效碰撞分数qAABddcZrqtL eERTqAABdedERTcZrtL 2A
6、BABAB8eERTRTdLc ckc c根据Boltzmann公式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对照Arrhenius公式aERTkAe2AB8RTAdL(频率因子)1 2e ERTkAT将 式写为2AB8eERTRTkdL取对数1lnlnln2EkATRT再对温度微分21dln2dERTkTRT当12RTE2dlndkETRT(Arrhenius经验式)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概率因子又称为空间因子或方位因子。 由于简单碰撞理论所采用的模型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所以用概率因子来校正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P=k(实验
7、)/k(理论)则速率常数的计算式为 aexpEk TP ART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 (1) 从理论计算认为分子已被活化,但由于有的分子只有在某一方向相撞才有效; (2) 有的分子从相撞到反应中间有一个能量传递过程,若这时又与另外的分子相撞而失去能量,则反应仍不会发生; (3) 有的分子在能引发反应的化学键附近有较大的原子团,由于位阻效应,减少了这个键与其它分子相撞的机会等等。 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发生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 碰撞理论的优点: 模型过于简单,所以要引入概率因子,且概率因子的值很难具体计算。 对A
8、rrhenius公式中的指数项、指前因子和阈能都提出了较明确的物理意义,认为指数项相当于有效碰撞分数,指前因子A 相当于碰撞频率。 它解释了一部分实验事实,理论所计算的速率常数 k 值与较简单的反应的实验值相符。 碰撞理论为我们描述了一幅虽然粗糙但十分明确的反应图像,在反应速率理论的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缺点: 阈能还必须从实验活化能求得,所以碰撞理论还是半经验的。上一内容上一内容回主目录回主目录返回返回下一内容下一内容一、过渡态理论基本论点1. 反应物到产物必须经过一种过渡状态,即反应物分子活化形成活化络合物的中间状态,反应物与活化络合物之间能很快速成化学平衡。3. 反应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是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物理化学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