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之气温的地区差异》教学设计.docx
《《中国气候之气温的地区差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气候之气温的地区差异》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2年安徽省学前和义务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气候之气温的地区差异教学设计蚌埠市新城滨湖学校吴晓娟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初中地理年级八年级学期秋季课题中国气候之气温的地区差异教科书书名: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课程标准解读1 .课标原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2 .课标解读:对应课标,其一是运用资料和地图,资料可以包括景观图片、不同区域生产生活差异等,地图包括(气温、降水分布图)、气候直方统计图、气候统计资料、示意图等;其二是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其三是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简要”可以理解为不要求学生把握中国气候形成的深层原理和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学生能分析出主要影响因素和一般影响过程即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主要了解的因素是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3 .本课出发点:基于对课标的解读,气候的复杂多样是基于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差异。本节课针对“气候复杂多样”中气温的地区差异进行讲解,充分利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征,并结合我国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初步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利用“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各地景观图以及实例说明气温的地区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学情分析学生在七上世界气候,七下的区域地理中已经学习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为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提供了框架。但在学情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还比较模糊,不能做到从等温线图中有效提取地理信息并加以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等温线图的阅读作为学习的重点。关于温度带分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城市学生对水果的了解要比传统民居要更多些,因此为降低本课难度,增加学生兴趣,课堂上重点讲述温度带对水果生产的影响,关于气温的地区差异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作为探究性学习给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将“
4、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作为第一部分内容。教材通过“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配以景观图阐述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这是木课的重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和地图信息的提取及作出判断、分析,正确归纳出结论的能力。“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很好体现了我国气温的地区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更能阐明气温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课本将其作为一个活动主题呈现在课本上,不仅建立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能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序号核心知识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地理课程核心素流1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运用阅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准确运
5、用侧重区域认知2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归纳阅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正确归纳侧重区域认知3我国气温分布影响因素分析阅读中国疆域图、中国地形图和冬季风示意图简要分析侧重综合思维4温度带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说明结合实例,不同区域出产不同水果举例说明侧重人地协调观2.教学目标评价1通过教师引导,依据等温线的阅读方法,准确说出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征。2能够结合我国疆域图,地形图,冬季风示意图,简要分析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我国冬夏气温分布产生的影响。3能够说出我国温度带的位置,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水果主要产于哪个温度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分布特征
6、以及简要分析影响因素。教学难点(1)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2)不同温度带出产不同的水果。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情境创设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地图教具、景观图片。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冬夏气温的地区差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候课】视频欣赏二十四节气。【导入新课】大雪节气,我国漠河、武汉、广州的景观图片。【设疑】24节气反映了自然环境什么方面的变化?是什么自然要素让同一个季节存在景观差异?学生欣赏视频,感受祖国四季的美,山河的美。进入情境,思考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视频给学生美的享受,提升审美情趣,厚植家国情怀。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大雪节气各地景观差异
7、反映了气温的空间分布。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冬季我国气温南北温差大【出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释导学】1 .读图名:引导学生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图名中找出关键信息。1月是北半球陆地气温最低的时候,代表冬季。2 .读图例:引导学生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读出漠河、北京等地的气温。3 .读数值:引导读出不同等温线上的气温,归纳出我国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递减。从等温线的从南到北的数值变化上引导学生得出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OC等温线引导学生找出0等温线,简要介绍其地理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初步掌握等温线图阅读的一般方法。读图析图能力是地理必备素养之一。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气候之气温的地区差异 中国 气候 气温 地区 差异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