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487.docx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48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487.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O: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o参考解析: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故选Co2、单选题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oA:班杜拉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布鲁纳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o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社拉于1977年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3、单选题适应学生智力水平差异的最佳教学组织形式是。A:跳级或留级B:分校C:班内分组D:同质分班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o参考解析:分组教学
2、的优点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班内分组是分组教学的一种实施形式,所以答案是C4、多选题在教学语言艺术的实际运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善意真诚原则B:可接受原则C:协调一致原则D:多样化原则E:尊重原则参考答案:ABCDE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D,Eo参考解析:在教学语言艺术的实际运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善意真诚原则、可接受原则、协调一致原则、多样化原则、尊重原则。故选ABCDEo5、单选题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o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o解析:对小学阶段的规定,小学生的年龄
3、阶段处于童年期。6、判断题客体内容丰富、新颖又富于变化有助于注意的稳定。参考答案:正确本题解释: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7、填空题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参考答案: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本题解释:参考解析: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8、判断题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是影响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知识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是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没有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有意义学习就无法发生。9、单选题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个科考站。A:一B:二C:三D:四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
4、参考解析:【答案】Do解析: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10、简答题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趋势。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2)记忆容量的增加;(3)记忆内容的变化;(4)记忆的意识性与记忆策的形成。【命题立意】考查幼儿记忆的发展趋势。11、多选题为什么?O:教育可以形成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理应无条件先行B:教育受制于社会其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C:教育优先于经济的发展有成功先例可循D:盲目的教育先行会导致社会发展失衡,带来一系列负效应E: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协调,是教育产生负向社会功能的根源参考答案:BD本题解释:【答案】
5、BDo解析:人力资本理论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育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A、C项说法错误。而教育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是指教育会超前政治经济的发展或者滞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产生负向的社会功能。因此,本题选BDo12、单选题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0参考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13、单选题“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指的是o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的全面性C:观察的准确性D:观察的创新性参考
6、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指的是观察的全面性。14、单选题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A:不平衡性的要求B:个别差异性的要求C:顺序性的要求D:互补性的要求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幼儿的发展不仅有年龄差异,还存在个别差异,表现在能力、性格、兴趣等各方面。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幼儿,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多进行纵向比较、评价,只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幼儿产生自信息并不断进步。【错因分析】对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理
7、解不准确。15、简答题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撷泉容径键源内途 6 W IsBCD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0参考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基础。17、简答题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为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或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符合逻辑规律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可分为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考点 强化 练习 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