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
《产品质量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质量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产品质量可追溯性控制程序L目的根据需要,对加工中的部件规定了标识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品质保证部负责组织追溯。2 .产品及其检验状态的标识2.1 零件、外购外协件的标识采购产品进厂报检期间,仓库管理员除保持原产品标识外,并悬挂“待检” 标识(或放置于待检区)。经品质保证部检验合格入库的零配件及外购外协件,又仓库管理员以物料 标签注明该库存品的名称、编号、规格等内容。2.2 过程产品的标识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含检验工序)发现的不符合,能整改的,直接按工序上 传到责任工序进行返工纠正,纠正难度大的不符合或不合格,由发现的人员悬挂 问题处理卡,并将该装配件移到不合
2、格区域存放。问题处理卡上填入装配 件名称、不合格情况、日期、作业人员等内容。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2.3 成品标识整机组装后,经试车员调试好并用钢号打上标志后,传递到整机检验员检验。 检验合格的成品,产品合格证上加盖检验员章号及批号后,悬挂于该台缝纫 机上,放置于合格鸭鸽待包装。包装箱外的标识根据顾客要求及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印刷和粘贴。一般包括: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及标志等。检验不合格的成品,由整机检验员送至不合格区予以隔离,返工后复检。2.4 紧急放行的零配件,安排专门装配线进行装配、包装,该装配车间做好标识、 记录。待零配件检验合格后方可发至成品库。2.5 标识控制根据需要,对加工
3、中的部件规定了标识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品质部负责组织追溯。2.5.1 标识方式2.5.1.1 区域标识:指定区域堆放。251.2 标签标识:在产品或盛放工位器具上进行挂、贴、标牌、标卡。绿色区域 为合格品,黄色区域为待检品,红色区域为不合格品。251.3 容器标识:在规定的容器内盛放产品,蓝色的放合格产品,红色的放不合 格品。251.4 .4在产品上的标识:在产品上打上印章或钉/挂标牌或涂漆等。2.5.2 采购产品的标识2.5.2.1 外协物资进公司外箱上应有名称、图号和数量明显标识,经验证合格后 入库,由仓库主管负责规定统一适用的标识方式,仓库管理员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品质量 追溯 控制程序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