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隔离措施.docx
《传染病隔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隔离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传染病隔离措施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齐整,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 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 用,定期消毒。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 更换消彘。七、有严峻感染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八、出院病人的
2、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 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 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 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 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医治,不要在门诊各 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 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
3、染区时,脱去隔离衣。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别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 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十三、进入医治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马上消毒处理。十四、医治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耀,或用消毒液喷雾 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十五、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物品 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十六、医治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0 十七、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每周总灭菌一次。换药用具应
4、先消毒处理,再进行 清洗、灭菌。1.传染病的隔离(1)隔离的定义。(2)隔离的种类及要求;一般传染病的隔离措施原则上要求:接触病人时戴口罩、 穿隔离衣、戴手套;接触病人污染物后以及护理下一位病人等均要洗手;污染物品应 彻底消毒后弃去,实施无害化处理。我国大多数医院实行的是以传染病类别为特点的系统隔离法:1)呼吸道隔离(蓝色标 志):除上述-一般隔离措施外,相同病种可同住一室,床间距至少2m;痰具每日消毒;病 室每日通风至少3次;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保持适宜的室温、湿度。2)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同病种病人同住一室,也可与不同病种病人同住一室, 但病人之间必须实施床边隔离;病人生活用具专用
5、,用后消毒;室内保持无蝇、无螳螂。3)严密隔离(黄色标志):病人住单间房;禁止随意放开门窗;病人不得离开病室, 禁止探视、陪住;污染敷料与物品装袋,贴标签,严格消毒处理;病室每日消毒。4)接触隔离(橙色标志):与一般隔离要求根本相同。消揖的目的的意义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 传播途径,阻挡和操纵传染的发生。其目的:(1)预防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 生。(2)预防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3)同时也爱护 医护人员免疫感染。仅靠消毒措施还缺乏以到达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 作,才能到达操纵
6、传染之效。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 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 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 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 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消毒的种类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 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觉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 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园地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园地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
7、及 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峻的病人,如骨髓移植 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种。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排除由污染源 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 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在医院 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消毒方法的选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为使消毒工作顺利进行,取得较好效果,须依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方法0 一般应考 虑以上几个问题。(一)病原体的种类不同传染病病原体各有特点,对不同消毒方法的
8、耐受性不同。如 细菌芽胞对各种消毒措施的耐受力最强,必须用杀菌力强的灭菌剂、热力或辐射处理,才 能取得较好效果。故一般将其作为最难消毒的代表。其他如结核杆菌对热力消毒敏感,而 对一般消毒剂的耐受力却比其他细菌为强。真菌抱子对紫外线抗抗力很强,但较易被电离 辐射所杀灭。肠道病毒对过氧乙酸的耐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近,但季胺盐类对之无效。肉 毒杆菌素易为碱破坏,但对酸耐受力强。至于其他细菌繁殖体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对一般消毒处理耐受力均差。常见消毒方法一般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二)消毒对象的性质同样消毒方法对不同性质物品、效果往往不同。对油漆光滑的墙 面,喷洒药液不易停留,应以冲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隔离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