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总结液氯的安全设计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总结液氯的安全设计要求.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全面总结液氯的安全设计要求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一、液氯理化性质液氯,剧毒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温下、709kPa以上压力时为液体,液氯为金黄色。微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分子量为70.91,熔点沸点-34.5,气体密度3.21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5,相对密度(水=DL41(20),临界压力7.71MPa,临界温度144C,饱和蒸气压673kPa(20C),IOgPOW(辛醇/水分配系数)0.85。职业接触限值: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1。助燃Q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
2、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强氧化剂,与水反应,生成有毒的次氯酸和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和氯化物,可利用此反应对氯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潮湿环境下,严重腐蚀铁、钢、铜和锌。二、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液氯气化器、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
3、、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氯压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氯气输入、输出管线应设置紧急切断设施。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吊装时,应将气瓶放置在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筐中进行吊运。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残留有害物时应及时处理。操作安全(1)氯化设备、管道处、阀门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绳等高强度耐氯垫料,严禁使用橡胶垫。(2)采用
4、压缩空气充装液氯时,空气含水应WO.01%。采用液氯气化器充装液氯时,只许用温水加热气化器,不准使用蒸汽直接加热。(3)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必须装有排污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分析三氯化氮含量。如果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及时排污,并且操作不当,易发生三氯化氮爆炸、大量氯气泄漏等危害。(4)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5)充装量为50kg和IOOkg的气瓶应保留2kg以上的余量,充装量为500kg和IOOOkg的气瓶应保留5kg以上的余量。充装前要确认气瓶内无异物。(6)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
5、80%,防止阳光直射。(2)应与易(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区要建在低于自然地面的围堤内。气瓶储存时,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对于大量使用氯气钢瓶的单位,为及时处理钢瓶漏气,现场应备应急堵漏工具和个体防护用具。(4)禁止将储罐设备及氯气处理装置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稠密区附近,并远离频繁出入处和紧急通道。(5)应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6)采用液氯气化法向储罐压送液氯时,要严格控制气化器的压力和温度,釜式气化器加热夹套不得包底,应用温水加热,严禁用蒸汽
6、加热,出口水温不应超过45,气化压力不得超过IMPa。灭火方法本品不燃,但周围起火时应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消防人员须在防爆掩蔽处操作。有氯气泄漏时,使用细水雾驱赶泄漏的气体,使其远离未受波及的区域。灭火剂:根据周围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可用干粉、二氧化碳、水(雾状水)或泡沫。泄漏应急处置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戴橡胶手套。如果是液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
7、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构筑围堤堵截液体泄漏物。喷稀碱液中和、稀释。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泄漏场所保持通风。氯气安全规程国标119843.9对于半敞开式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对于全封闭式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配套吸风和事故氯气吸收处理装置。3. 10生产
8、、使用氯气的车间(作业场所)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作业场所和贮氯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lmgm303.11用氟设备(容器、反应罐、塔器等)设计制造,应符合压力容器有关规定。液氯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应符合压力管道的有关规定:a)氯气系统管道应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b)用氯设备和氯气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选用耐氯垫片;C)用氟设备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d)液氯气化器、贮罐等设施设备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应装有带远传报警的安全装置。4生产安全4.1液氯应符合国标5138中的有关规定。4. 2氯气总管中含氢WO.4%0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W4.0%o4.
9、3充装液氯的压力不应超过LIMPa。4. 4液氯贮罐、计量槽、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应大于容器容积的80%。液氯充装结束,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处于满液封闭状态。4. 5不应将液氯气化器中的液氯充入液氯气瓶。4. 6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应装有排污(NCl3)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分析NCI3含量,排污物中NC13含量不应大于60gL,否则需增加排污次数和排污量,并加强监测。4. 7为防止氯压机或纳氏泵的动力电源断电,造成电解槽氯气外溢,应采用下列措施之一:a)氯气生产系统安装防止氯气外溢的氯气吸收装置;b)配备氯压机、纳氏泵出口氯气连锁阀门或逆止阀;C)配备电解直流电源、氯压机
10、、纳氏泵出口阀门以及氯气吸收装置启动电源等与氯压机、纳氏泵动力电源联锁的装置。4. 8氯气设备、管道和阀门,安装前应经清洗、吹扫、干燥处理,定期清除滞留在反应设备和管道内的反应生成物,消除堵塞。阀门应逐只做耐压试验,对于重要管道和阀门应建立定期更换制度。5. 3液氯的贮罐的充装安全5.3. 1充装液氯贮罐时,应先缓慢打开贮罐的通气阀,确认进入罐车内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气化氯的压力高于贮罐内的压力时,方可充装。5.3.2采用液氯气化法向贮罐压送液氯时,要严格控制气化器的压力和温度,液氯气化器应用热水加热,不应用蒸汽加热,进口水温不应超过40,气化压力不应超过IMPao5.3.3充装结束时,应先将罐车
11、的阀门关闭,再关闭贮罐阀门,然后将连接管线残存液氯处理干净,并做好记录。6使用安全6.1 液氯气瓶的使用安全6.1.1 液氯用户应持公安部门的准购证或购买凭证,液氯生产厂方可为其供氯。生产厂应建立用户档案。6.1.2使用液氯的单位不应任意将液氯自行转让他人使用。6.1.3充装量为50kg和IOOkg的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倾倒措施;充装量为50Okg和IOOOkg的气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定位。6. L4使用气瓶时,应有称重衡器;使用前和使用后均应登记重量,瓶内液氯不能用尽;充装量为50kg和IOOkg的气瓶应保留2kg以上的余氯,充装量为500kg和IOOOkg的气瓶应保留5k
12、g以上的余氯。使用氯气系统应装有膜片压力表(如采用一般压力表时,应采取硅油隔离措施)、调节阀等装置。操作中应保持气瓶内压力大于瓶外压力。6.1. 5不应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气瓶。可采用40C以下的温水加热。6.2. 6不应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气瓶附近。6. L7气瓶与反应器之间应设置截止阀,逆止阀和足够容积的缓冲罐,防止物料倒灌,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6.1. 8连接气瓶用紫铜管应预先经过退火处理,金属软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6.1.9不应将气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口和通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6.1.10开启气瓶应使用专用扳手。6.1.11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亦不能
13、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6.1.12气瓶出口端应设置针型阀调节氯流量,不允许使用瓶阀直接调节。6.1.13作业结束后应立即关闭瓶阀,并将连接管线残存氯气回收处理干净。6.1.14使用液氯气瓶处应有遮阳棚,气瓶不应露天曝晒。6.1.15空瓶返回生产厂时,应保证安全附件齐全。6.L16液氯气瓶长期不用,因瓶阀腐蚀而形成“死瓶”时,用户应与供应厂家取得联系,并由供应厂家安全处置。6.2液氯汽车罐车和液氯铁路罐车的使用安全6.2.1汽车罐车和铁路罐车的押运员和驾驶员应熟悉其所运输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了解装卸的有关要求,具备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能力。6.2.2液氯用户不应将单车式汽车罐车作为
14、贮罐和气化罐使用。6.3液氯贮罐的使用安全6.3.1贮罐的贮存量不应超过贮罐容量的80%o6.3.2贮罐输人和输出管道,应分别设置两个截止阀门,定期检查,确保正常。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30165.5.2.15.5.2安全设施a)氯气系统应符合国标11984,做到:1)设置防止氯气泄漏的事故氯气吸收装置(以下简称吸收装置),吸收装置保证随时处理装置开停车、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下排放的氯气;吸收装置至少具备处理30min产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出的氯气能力;2)氯气系统安全水封设施的排空口应引至吸收装置;3)离子膜生产工艺氯气系统设置异常情况下向吸收装置排放氯气设施;4)有可能出现氯气
15、泄漏的生产装置区域位置,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与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氯气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生产装置区域泄漏的氯气及时被导入吸收装置;5)液氯储罐罐区、液氯重瓶仓库宜采用封闭式建筑物。建筑物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氯气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相应的区域内泄漏的氯气及时被导人吸收装置;6)氯气系统安装的安全阀放空管线应引至吸收装置;7)液氯钢瓶充装区域应设置液氯钢瓶泄漏紧急处理设施;8)液氯钢瓶充装计量器具应设置超装报警和液氯自动切断装置;9)汽车罐车充装:应设置防超装和报警设施、充装管线自动切断装置;配备电子衡器,对完成充装的罐车进行充装量的计量和复检;配备超装汽车罐车卸车的设施;10)液氯储罐、计量槽、汽化器等压力容器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将压力、液位、温度报警信号传至控制室或操作室;11)液氯储罐氯气输入、输出管线上分别设置双切断阀;12)液氯储罐罐区围堰应满足国标50351;13)至少保留一台最大容积的空液氯储罐作为事故备用罐;14)电解厂房、液氯储罐区、氯气干燥、氯气液化、液氯气化、液氯充装、氯气压缩机或鼓风机房等可能泄漏氯气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