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ppt
《第二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ppt(2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第二阶段:城市经济改革时期 (1984年10月1987年10月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改革时期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召开至今 )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23第二章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v一、为什么要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v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v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4 改革前的中国农村给您留下什么直观印象? 5改革的背景v材料:v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经营管理体制。它过于
2、集中,搞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到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v v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是什么原因造成当时农村经济的落后?v 人民公社体制 (农村改革的根本原因)6 1978年的安徽发生了什么自然灾害?1978年安徽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安徽省委制定了什么措施渡过难关?安徽省委制定的借地种粮的政策小岗村开始改革尝试的直接原因7“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8 一年后的小岗村年份油
3、料卖出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还贷款交售粮食1976100多斤35000斤230斤20元0019793 万多斤13万多斤800斤200元800元2万多斤9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从农业经济开始: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从农业经济开始: 1978年邓小平复出后,面临的是经十年年邓小平复出后,面临的是经十年“文文革革”动乱严重破坏后,国民经济的严重徘徊不前动乱严重破坏后,国民经济的严重徘徊不前局面局面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解,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从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从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便从农
4、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便从农业经济开始。业经济开始。10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即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即内容)1、经营管理:由高度集中统一到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经营管理:由高度集中统一到分户经营、自负盈亏2、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3、基层组织: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到乡、镇、村、基层组织: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到乡、镇、村4、经济管理:由统购派购制度到市场机制、经济管理:由统购派购制度到市场机制5、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到多样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到多样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v分两步
5、走:分两步走:v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v2: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进行的?是如何进行的?包产到组包产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