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5-2肾小球疾病.docx
《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5-2肾小球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5-2肾小球疾病.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肾小球疾病第一节概述肾小球疾病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如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且主要侵犯双肾肾小球的疾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数病因不明,需排蜕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后才能诊断,原发性占肾小球疾病的绝大多数,是引起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疾病。下面主要介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多数肾小球疾病是属于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在疾病进程中也可有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参与,但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疾病的始发机制。1 .免疫反应TlAAAAdAA二一(1)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某些产/扁士;Af、外源性(如致肾炎链球菌的某些成分)?V辫霜O*
2、OM或内源性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QC),沉积于肾小球而致病。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由此机制引起。(2)肾小球中的某些固有抗原(如肾小球基膜,或种植抗原如系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机体的DNA)等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血循环中的抗体与肾小球中的固有抗原或种植抗原结合,在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IC)而致病。一般认为上皮下的IC皆为原位形成,原位IC也可在系膜区或内皮下形成。2 .炎症介导系统免疫反应导致炎症而致病,炎症反应有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等)和多种炎症介质(补体激活物质、凝血及纤溶因子、生物活性肽、各种中
3、性蛋白酶等)的共同参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导致肾小球的损伤。3 .非免疫非炎症损伤免疫性炎症损伤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但近来研究发现:在疾病的慢性进展中也存在非免疫非炎症的致病因素,如剩余的健存肾单位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可促进肾小球硬化。高脂血症具有肾毒性,可加重肾小球的损伤。另外,大量蛋白尿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1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根据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如下:(1)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minimalchangeglomerulonephritis)(2)
4、局灶性节段性病变(focalsegmentallesions)(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diffuseglomerulonephritis)1)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2)增生性肾炎(PrOI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系膜增生性肾球肾炎(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docapillary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o-capillaryglomerulonephritis)致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华 内科 护理 讲义 05 肾小球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