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 .目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操纵,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认真做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对于防止各类事故发生、保障广大职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生产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预防和削减措施,使风险达到可接受的程度。2 .要求2.1 由公司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直接负责,生产部、技术部、车间等相关人员组成公司风险评价小组,开展风险评价工作,通过风险操纵,削减或操纵风险;2.2 应明确风险评价之目的,确定风险评价范围,选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开展风险评价;2.3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
2、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制定风险评价准则;2.4 常规状况下,公司一年一次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等级),在生产部备案,并由生产部根据评价状况制定整改计划,或对风险操纵措施是否有效再进行风险评价,落实措施。2.5 生产部负责组织公司危险源的辨识、登记汇总,负责组织对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价,发布重大风险清单,并对重大风险及操纵措施的实施状况进行监视检查。2.6 各单位负责排查和识别本单位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源,对本单位重大风险制定操纵措施并实施。3 .风险评价的范围3.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3.2 常规和异常活动;3.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状况;3.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3、;3.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3.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3.7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8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3.9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难等。4 .风险评价方法结合公司实际,拟采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o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风险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的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EKinney)提出的。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
4、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但是,要取得这三种因素的科学确切的数据,却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风险的大小。即:D=LECD值大,说明该系统风险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小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O;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有害 因素 辨识 风险 评价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