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培育家庭农场 产村相融建新村.docx
《因势利导培育家庭农场 产村相融建新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势利导培育家庭农场 产村相融建新村.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因势利导培育家庭农场产村相融建新村我县现有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39家,从业人数218人,注册资本万元,经营面积达2.6万亩,平均规模约650亩,其中海滨、华青两个粮食种植农场,规模分别达3350亩和2400亩。家庭农场基本形成包括水稻、油菜、小麦、茶叶,蔬菜,葡萄等农作物种植及产品生产销售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总体呈现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多业并进的发展态势。一.因势利导培育近些年来,农村一些观念超前、敢闯敢试的有识之士,认为规模化种田能赚钱、有搞头,纷纷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创业,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已有一定基础,特别是中央的政策导向,更让其看到了利好空间。年,我县审时度势,因势
2、利导,重点扶持有条件的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社员发展“家庭农场”,升级成为职业农民。并于同年5月,弓I导全国种粮大户刘兵成立了乐山市第一个家庭农场海滨农场。二,综合施策助推一是宣传弓I导面对面。深入宣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与农民面对面交流,背靠背征求意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深入剖析现行政策,多方学习借鉴,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和备案制度,制定相应认定标准,明确共性要求,规范类别条件,突出多点多极,确保成熟一家、注册一家、发展一家,防止一哄而上、贪大求全,降格以求。二是排忧解难心贴心。搭建全市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县、乡(镇入村三级土地流转协调服务平
3、台,探索推行土地流转代种机制,即对一些暂不愿流转的农户,由其支付种子、肥料、管理等费用,农场主负责统一种植,每亩田每年返给农户IOOO斤黄谷、300斤油菜。代种机制有效解决了流转过程中的一些插花现象,更利于农场集中整治土地、实行统防统治和统种统收,确保农场“需要什么地,就协调落实什么地”,“需要多大面积,就帮助解决多大面积”。目前,全县土地流转达万亩,其中家庭农场流转土地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8.2%。三是政策扶持实打实。资金上,制定了县培育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万元用于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家庭农场规模连片新增特色产业100亩以上,实行“以奖代补”每亩补
4、助元;对新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地理标志产品”的农产品,分别奖励业主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并采取税收优惠,贷款贴息,银场对接,重点扶持。近年来,金融部门优先向家庭农场放贷资金累计达万元。项目上,优先安排家庭农场承担高标准农田、农村“五小”水利、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和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等项目建设;优先考虑家庭农场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晾晒场地、农产品仓库、农机具库房等生产经营用临时建筑物。去年以来,家庭农场承担各类项目建设资金额度达万元。人才上,依托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扶贫培训、品牌培训等技能培训项目,加快培育职业农民。近两年,我县完
5、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万人次,培育新型农民2800人。四是综合服务手牵手。充分发挥农口部门职能作用,组织人员与家庭农场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问题,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大力实施“四新”示范,“五良”覆盖,家庭农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率达100%。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供农资配送服务,促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市对接;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引导场主之间互帮互助,互利互惠,资源共享,新建各类农民合作社54家,帮助解决单个家庭农场“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划算”等问题,提高家庭农场农业组织化程度。三、彰显成效引领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已成为引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因势利导培育家庭农场 产村相融建新村 因势利导 培育 家庭 农场 产村相融建 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