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指导.docx
《坑道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坑道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指导.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坑道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指导1、施工准备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积极组织施工。要点:正确定位1.1 坑道包括:穿脉、沿脉、平碉、石门及坡度角小于45的各类斜坑等。1.2 根据设计书要求,明确施工目的、任务,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1.3 根据设计平面图、剖面图,计算坑道口位置坐标。1.4 下达定位测量通知书,实地测量定位,并测定方位桩。1.5 下达坑道施工任务通知书,并提交预想平面图、剖面图。2、坑道施工及地质编录要求:及时编录、采样,并及时现场核查分层位置及采样分样的正确性。要点:进行地质分层和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及素描图的绘制。注意:文、图、表要吻合。2.1 坑道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规格、方位施工,坑道顶、
2、壁要求平整。2.2 坑道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是否支护及如何支护。2.3 随坑道掘进要及时进行地质编录、采样,地质编录前应检查坑内安全,对坑道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坑道内的总体地质情况,并用记号笔在坑道壁及顶板上划出岩层界线、矿体界线和构造线,以便于绘制素描图,必要时需清洗坑道壁,以使地质现象显露清楚。2.4 坑道素描图一般绘一壁及顶,当坑道两壁地质现象相差较大时,则绘两壁及顶。比例尺一般为1:100-1:200,对重要而微小的地质现象应放大到1:50或大于1:50的素描图或照片、录像记录。探矿坑道还应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地绘掌子面素描图。掌子面素描图放置于坑道素描图旁侧,并于坑道素描图上标明其位置
3、及编号。2.5 坑道素描方法:坑道素描图用压平法展开,即两壁内倒、顶下榻,把坑道压平。基点及基线布在坑道顶的中线上。绘图壁首选正南壁、南西壁、南东壁或正西壁,矿区应有统一规定。坑道轮廓有两种方法表示:一是按坑道的自然形态表示,方法是沿着坑道测量导线,按12米间距或在坑道变化处用皮尺垂直导线丈量各点顶板宽度和两壁高度,缩放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再根据坑道形态联结各点,即为坑道展开轮廓。两壁底板线用直线表示,方法是在平行导线两侧的一定间距,划出两条平行线,即为两壁的底板线,图上的坑道顶板与两壁间的间距一般保持在1公分左右,图式见附图9;二是简化坑道轮廓,按照坑道规格设计值或平均值用直线缩放在图上,图上
4、坑道顶板与两壁上端连接绘制,不必分开,图式见附图IOo地质观察和编录。在地质观察时,可用记号笔在坑道壁及顶上划出各种主要地质界线,然后以测量导线为基准,丈量顶板和两壁的各种地质界线。坑道顶的地质界线,按地质产状投到包含基线的顶面上,按正投影绘制。由于坑道顶板凹凸不平或呈穹形,制图时应将地质界线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以便得出真实图形,正确反映出地质实际情况。坑道壁斜度大于75时,按铅直面绘制,否则应在备注中注明其斜度。坑道方向变化时,拐点要有坐标数据,并标明方位,如拐弯方位角小于15时,坑道壁和顶连续素描,若大于15时,则坑道壁相应地裂开表示。作掌子面素描(尤其是沿脉)应紧随着坑道掘进按一定间距在掌
5、子面上进行地质素描和采样工作(金、有色金属一般间距为510米)。掌子面地质素描比例尺与坑道素描图一致,要按坑道,按顺序统一编号。素描方法是首先根据基线上的控制点确定掌子面位置,并在掌子面顶部中点(即基线通过位置)悬一重锤,并用记号笔划出此垂线,再在中部画一条水平线并丈量其长度,把掌子面分成四块(地质情况复杂还可细分),再用钢尺在掌子面上测量各种地质界线,按比例尺缩放在图纸上,同时绘出掌子面的自然轮廓。掌子面之顶和壁的轮廓应与坑道素描图上相吻合。坡角小于45的斜井,图上应标明坡度角。坑道素描图图式见附图11。附冬111XXBHXXxB味直尊地冬II:IOO坑口坐标=、2.6 坑道若需支护,则地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坑道 工程 原始 地质 编录 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