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质量保证措施 (5).docx
《基础质量保证措施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质量保证措施 (5).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一节基础质量保证措施一、工程测量的质量保证1、工程测量是做好施工技术准备,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项目部由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负责测量工作。测量人员必须执行测量规范及工作程序。2、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工作,施工中认真控制测量精度,做好记录。完工后做好竣工测量。做到及时准确的提出测量成果,以满足施工和竣工验交的需要,并做好原始记录。施测人员坚持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工程测量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应整理存档。3、测量人员应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规范,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与工程进度负责。4、测量人员应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5、定位放线工作必须执行自检
2、、互检合格后由主管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用好管好图纸与有关资料;实测时要当场做好原始记录,测后要及时保护好桩位。6、验线工作要主动,从审核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主要阶段前均要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防患于未然。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设计图纸、变更洽商、起始定位及其他已知数据,是施工测量的基本依据。7、仪器和钢尺必须按计量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和检校。验线的精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仪器的精度要适应验线要求并校正完好;必须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行改正;验线本身应先行复合。8、验线方法及误差处理: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弱部位精
3、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测;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线结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两者之差若小于1/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两者之差超过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要害部位严禁验收。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二、土方工程1、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测工要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2、绘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坑底标高,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施工中配备专职测工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定出基础梁、承台、集水井等坑、槽边线,及时控制开挖标高。3、
4、机械挖土过程中,配备足够的普工,每台挖土机每班配备5、6人,随时配合清槽修坡,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4、做好地面的排水措施,以拦阻附近地面的地表水,防止流入场地地和基坑内,扰动地基。5、土方回填时应严格选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不同的土回填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严禁汽车直接向基槽内倒土,并禁止用浇水、水撼方法使土下沉,代替夯实。基坑开挖完成后,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三、槽底钎探(一)材料及主要机具1、材料砂:一般中砂。2、主要机具1、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2、机械打钎:
5、轻便触探器或标准贯入试验设备。3、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二)作业条件1、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4、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三)操作工艺1、放钎点线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2、就位打钎(1)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质量保证措施 5 基础 质量保证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