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ICS65.020.01B05DB4117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4117TXXXX-2020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驻马店市标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市蔬菜办公室、河南省李芳生态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班新河、史红鸽、魏银初、丁亚通、李九英、李新民、苗保朝、陈宏、王梦扬、米胜利、吴国华。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菌种制作、栽培
2、季节、栽培场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保鲜与贮运。本标准适用于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2728食用菌术语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保护地栽培在由人工保护设施所形成的小气候条件下进行的大球盖菇栽培,又称设施栽培。如温室、塑料大棚、中、小拱棚、简易荫棚栽培等。4产地环境应符合NY/T2375、NY/T5010的规定。5菌种制作5.1 选用国家、省级认(审)定品种及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5.2 按NY/T528和NY/T1731的规定制作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规定。6栽培季节6.1 早秋播种,秋冬采收是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的适宜模式。6.2 在当地最高气温降至30以下播种,如果栽培设施具有遮荫、降温条件,可适当提前播种。保护地栽培一般在9月播种,
4、10月中旬开始采收。7栽培场地菇房(棚)、设施布局与建造、场所前处理、田园(场地)清洁、场所后处理应符合NY/T2375的规定。8栽培管理8.1 栽培工艺流程培养料配制一铺料播种f覆土一发菌管理f出菇管理一采后管理。8.2 培养料配制8.2.1原料选择8.2.1.1 选择符合NY5099、NY/T1935规定的主料、辅料和化学添加剂。常用主料有稻草、稻壳、小麦秸、小麦壳、玉米秸、玉米芯、豆秸以及花生秧、花生壳、阔叶树木屑、食用菌菌渣等农林废弃物,常用辅料有豆粉、米糠、麦熟等,常用化学添加剂有石灰等。8.2.1.2 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混入。秸秆粉碎成3Cln10cm,玉
5、米芯、菌渣颗粒度0.5Cm2.5cm08.2.2常用配方a)稻壳78%、木屑16%、豆粉5%、石灰1%。b)稻草100%。c)稻草40%、稻壳40%、杂木屑20%,cl)香菇菌渣50%、玉米芯30%,稻壳19%、石灰l%oe)王米秸秆50临稻壳20%、木屑30虬f)稻壳35%、玉米芯35%、杨树木屑30%。g)稻草或麦秸50%、稻壳50机h)稻草或稻壳70%、平菇、香菇、木耳等菌渣30%。i)麦秸80%、玉米芯19%、石灰1%。j)杨树木屑50%、玉米芯24.5%、稻壳24.5%、石灰1%。8.2.3原料预湿主料要先预湿。给料堆喷水,边喷淋边翻堆。选用微喷带喷水,增加喷雾时间,利于原料吸足水分
6、。预湿Id2d,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5%75%。预湿后按配方向料堆掺入石灰及辅料,采用机械翻拌原料。8.2.4原料发酵8.2.4.1 预湿后建堆发酵。建成宽1.5In2m、高60Cm80cm、长不限的料堆,在料堆上每隔0.5m1.0m从上往下扎5Cm10CnI粗的孔直到底部,促进通氧透气。当堆顶以下20Cm处料温达到65时维持24小时进行翻堆。8.2.4.2 采用大型机械翻料时,建堆体积可增大,在料温上升到60C时翻堆,以后每天翻堆一次。共翻堆三次。第一次翻堆前时要检查培养料含水量,若含水量不足,要及时补水,并一次补足。8.2.4.3 酵好的培养料中拌入低剂量的二氯异氟尿酸钠、咪鲜胺钵盐等杀菌剂
7、并翻料拌匀,摊开降温,尽快铺床播种。8.2.4.4发酵后培养料应呈棕褐色,有香气,质地松软,含水量在65%75%。PH58。8.3铺料播种8.3.1整地做畦8.3.1.1 播种前清除栽培场地杂草,浇灌一次透水,使土壤达到手握成团,落地能散的状态。8.3.1.2 采用高畦栽培,畦宽100cm-120cm,高10Cln15cm,畦与畦之间距离40Cm50cm,畦面修整成中间略高的龟背型。8.3.2场所前处理整地作畦后进行消毒和灭虫,铺料前在畦上撒一薄层石灰粉,用漂白粉、氯氟甲维盐等符合NY/T2375要求的杀菌、杀虫剂对场地进行全面喷洒。8.3.3用料及用种量用料量15kgf20kgma(干料),
8、厚度为20Cm30cm.用种量500gma-600gm1o8.3.4铺料播种方式8.3.4.1 采用“二层料一层种”或“三层料二层种”的播种方式。8.3.4.2 “二层料一层种”铺料播种法,即:第一层铺料厚15cm,梅花状穴播核桃大小的菌块,穴深5Cm8cm,穴距8cm10cm,点种后扒平种穴,再铺料厚5cm10cm。8.3.4.3 “三层料二层种”铺料播种法,即:第一层铺料厚8Cin10cm,穴播第一层菌种,第二层铺料厚10cm15cm,穴播第二层菌种,第三层铺料厚5cm8cm。8.3.4.4 将畦上栽培料整理成龟背形。畦两头用料封围。料温超过30时,畦上每隔30Cln40cm打直径3Crn
9、5Cm的透气孔23个,至料床底部。8.3.4.5 播种后用木板拍平料面,并稍加压实,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在畦床表面喷洒杀虫、杀菌剂。8.4覆土8.4.1覆土材料选择符合NY/T1935、NY/T5010的规定,并预先做好消毒杀虫处理。覆土层的含水率在36%37%为宜,即手捏土粒变扁但不破碎、也不粘手,土粒直径2cm以内。8.4.2覆土时机待菌种块与块之间连接时,或菌丝吃料达2/3后覆土。8.4.3覆土方法覆土厚度为2Cm4cm,覆土后覆盖石灰水浸泡的湿草帘、秸秆或覆盖黑色地膜,保持土层湿润。8.5 发菌管理8. 5.1发菌期间温度控制在2227,培养料含水量65%75%,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2
10、%,不需光照。9. 5.2播种后15d内,不喷水或少喷水。待菌丝伸长到培养料的1/2时,或覆土层表面干燥时,雾化喷水,保持料面覆盖物湿润。也可用水灌沟间接补水。切勿长时期喷水以防菌丝衰退。10. 5.3播种后40d50d,菌丝爬上土层,去除或扰动土上覆盖物,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促使原基形成和菇蕾发育。8.6 出菇管理温度控制在1225C,通过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保持土壤湿润。保持菇棚内空气新鲜。给予100lx500IX的光照强度。8.7 采后管理不同品种分潮次出菇或陆续出菇。一潮菇采收结束后,清理料面,补平覆土,加大通风量,停水养菌10d12d,喷水增湿、催蕾,再按前述方法进行
11、出菇管理,一般可采收34潮菇。9病虫害防控1. 1防控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2. 2防控对象地碗菌、鬼伞菌、木霉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脉抱霉菌、黏菌等杂菌。菇蚊、菇蝇、跳虫、蝇蝮、螭类及站蝙等害虫和有害动物。3. 3防治措施9. 3.1农业防治按照本标准规定的产地环境、菌种、栽培季节、栽培场地、栽培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发现地碗、鬼伞,要及早拔除深埋。10. 3.2物理防治在出菇场所悬挂粘虫黄板,诱杀菌蝇、菌蚊;利用糖醋液诱杀果蝇、小地老虎;利用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和双翅目成虫等。11. 3.3生物防治根据粘虫黄板上的成虫量信息,在成虫羽化始期对菇床喷施IOOO倍量微生物杀虫剂Bti,5d7d后显示出药效,持效期达25d以上。12. 3.4化学防治农药使用按NY/T393、NY/T2375的规定执行。出菇期禁止向子实体喷药。10采收、保鲜与贮运13. 1采收根据成熟程度和市场要求及时采收。以大球盖菇子实体的菌盖边缘内卷、菌幕半开裂为适宜的采收标准。采收时食指中指捏住菇柄旋转拔出并整理料面以利养菌,采大留小,切勿损伤周围小菇蕾。14. 2保鲜与贮运采收后将畸形菇、病虫菇剔出,将优质菇整理分级、带根整齐码放泡沫箱内,送入05冷库预冷、贮藏保鲜。鲜菇采用冷藏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