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新建工程东侧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docx
《实验学校新建工程东侧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学校新建工程东侧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2)设计合同;3)重庆市江北区华新鹿鸣实验学校新建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9.11),简称勘察报告;4)有关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P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
2、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r50-100-2010)o3、工程地质条件3.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华美翡丽山小区东北侧,场地紧邻宏帆路,且有盘山水泥道路(后期规划“宏帆东路”)直达,交通条件极其便利。场地地理坐标X=73608.25473873.401,Y=54469.492-54701.660,32气象与水文工程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暧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最高气温42.9(2006年8月28日),夏季长达4实验学校新建工程东侧边坡支护工程
3、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受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接了实验学校新建工程东侧边坡支护设计工作,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根据甲方委托,本次边坡设计范围为东侧环境边坡:按设计标高平场后,将在场地东侧形成高L(M30m的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各段边坡分布详见平面图。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地表出露基岩有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工程区内无断层通过。经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岩体中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裂隙LI:210/70,间距0.31.3m,走向延伸小于5m,无充填或见少量钙质、岩屑充填,倾向延伸1.05.0m,微张,裂面较平直,结合程
4、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2:110N75,间距0.42.1m,走向延伸小于5m,无充填或见少量钙质、岩屑充填,倾向延伸1.55.0m,微张,裂面平直,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地内未见其他构造迹线,构造作用对拟建场地影响小,地质构造简单。3.5 地层岩性根据勘察报告成果资料,场地地层岩性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T)、残坡积层红粘土(Q产d)覆盖,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及砂岩组成,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351第四系全新统(Q。(1)素填土(QJD: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的其他杂物,硬杂物含量约占全重的25%50%,粒径一般2040Omm不
5、等,最大可达1500mm,结构松散稍密,稍湿,机械抛填堆积,未压实,堆填时间510年不等。该层在场地分布极为广泛,场地西侧和北西侧最厚,场地东侧最薄,局部岩石已出露,钻探揭露厚度00m373m(2)粉质粘土(QJE):灰褐色,以粘粒及粉粒为主,含少量角砾,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口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该层在场地零星分布,钻探揭露厚度2.6m4.9m。35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zs)(1)泥岩(J2S-Ms):紫红色、暗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偶夹薄层砂岩,局部含砂质较重,常可见灰绿色砂泥质条带或团斑。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芯较
6、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局部破碎呈碎块状,锤击声哑。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互层规律为不等厚层,结合程度差。该层整个场地广泛分布,为本场地主要岩层。个月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最大年降雨量1378.3mm(1968年),最小年降雨量783.2mm(1961年),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年平均风速L3V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V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3.4nVs.据现场调查,场地西侧翡丽山基坑中可见场地边坡泄水孔(西南角)有明显水流流出;据现场访问,其水流量随季节
7、性降雨变化明显,若持续性干旱,水流会出现断流。根据勘察收集原始地形图资料(2006年),场地原始地形两侧高,中间低,中部原始地形冲沟及洼地发育,原洼地处多修建为鱼塘。原始的鱼塘水位基准面标高272.03-286.20m不等。除此之外,场地内地表未见池塘、河流等明显地表水体及地下水。3.6 地形域据2006年原始地形图资料反映,拟建场地原地貌属构造浅丘剥蚀地貌,地势整体呈现出中间低,两侧高的斜坡-沟谷地形,冲沟及洼地发育,斜坡地段主要为林地或旱地,洼地区多为鱼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伴随人工开挖、弃土回填而形成现状地形。整体而言,场地现状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高程在281.48315.13m,相对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学校 新建 工程 东侧 支护 施工图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