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工作原理.docx
《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工作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工作原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感应式单相电能表的工作原理一、圆盘的转动定性分析1、磁通的分布情况:由右手螺旋定则,交变电流经过导线或线圈时,会产生磁场。如图1-6所示电线圈并联在电源两端,电压U在电压线圈中产生激磁电流IU,IU产生的磁通U从电压铁芯中柱经磁极穿过圆盘回中柱,叫电压工作磁通。电流元件位于圆盘下方,电流线圈串联在电路和负载之间,负载电流I产生的电流工作磁通I,I穿过原盘。因此,对圆盘而言,有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束电流工作磁通I,zI从不同位置两次穿过圆盘,而电压工作磁通U一次穿过圆盘,于是相当于有三束磁通作用于圆盘上,所以,我们把感应式电能友又称为“三磁通型”电能表。“三磁通型”电能表。如图1-7所示。
2、现规定:磁通从下往上通过转盘为N极,以”表示,磁通从上往下通过转盘为s极,以“X”表示,所以转盘上三个磁极的位置分别为AI(N极)、A2(N极)、分(S极)。2、驱动力矩的产生因电压铁芯和电流铁芯都不闭合,有气隙,所以在磁路不饱和段可看成线性铁芯,当激磁电流I和IU为正弦波时,其产生的响应磁通也为正弦波。三束交变的磁通作用在圆盘上,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就会在圆盘内产生三个交变的感应电流,且相位滞后于对应的磁通909o这三个感应电流也叫涡流,其波形仍是正弦波。根据左手定则可知,三个工作磁通I,zI和U分别与穿过各自区域的涡流相互作用,产生推动圆盘转动的电磁力。其作用对应关系如图1-8所示(见图1-
3、8(ab)电磁力的产生和图1-8(cd)电磁力的产生)。由于磁通I,zI和U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所以当磁通穿过转盘时,在转盘上呈现的磁极极性及磁通量的大小也是变化的。对时间tl至t4瞬时来说,穿过转盘磁通最大值从磁极Al向磁极A3逐渐移动,也就是说,在一个周期内,它经过了所有3个磁极,我们可看作有个磁场不断重复地从磁极Al移向A3,这就是旋转磁场。即旋转磁场的方向是从相位超前的磁通所在的空间位量(I)移向相位迟后的磁通(U)所在的空间位置。按图示的磁极位置中旋转磁场的方向为逆时针移动方向,如果改变磁通I和U的相位关系,便可以改变旋转磁场的方向。总的来说,转动力矩由两部分所组成:电压磁通由U与
4、电流磁通所产生的涡流iPI、i,PI,相互作用而产生Fl、F2;电流磁通I,I与电压磁通所产生的涡流iPU相互作用所产生F3、F4。我们可以分四个区域来研究电能表力矩的产生。如图1-8所示。1)、0l8T时间电磁力的方向分析(1)由图1-6得穿过转盘的磁通U、I,I方向。(2)由课本图1-8得该时间段内各磁通的变化趋势。(3)根据楞次定理和右手定则得涡流iPU、iPI、i,PI的方向。(4)由左手定则判断各电磁力的方向。2)、同理可分析其他时段电磁力的方向分析图1-8电磁力的方向分析a)(H/8T时间;b)t=(2/8)(3/8)T;C)t=(48)(58)T;d)t=(68)(78)T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应 单相 电能表 工作 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