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省级房地产市场调控协调机制.docx
《建立省级房地产市场调控协调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省级房地产市场调控协调机制.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建立省级房地产市场调控协调机制各市县要依据全省住房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住房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落实政策措施和建设项目,落实主体责任,构建长效机制。统筹协调、加强对接,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工作全过程,通过多部门联动共同推动各项住房发展事业,造福于民。一、全面提高住房品质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坚持新旧并重,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助力城市更新行动,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环境及生活配套设施,消除燃气、电力、排水、供热安全隐患,补齐养老、托育、停车充电桩等便民设施短板,提升居住社区物业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托幼服务、医疗服务、社区食堂以及其他家政服务。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基层
2、群众自治机制,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企业建设超低能耗建筑,积极使用绿色建材;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积极使用预制内外墙板、楼梯等部品部件,推进整体厨卫等产品应用,提高住宅全装修交付使用比例,实现房地产开发建设由粗放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带动家电家具消费水平提升,促进装饰装修产业发展。到2025年,依托现有开发区,全省建成5个以上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5个以上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二、形势展望(一)国家住房发展政策新
3、方向。一是逐步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十三五”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与增速、结构与体制在不断变化,全国住房市场也表现出明显阶段性特征,住宅投资从高速增长步入平稳、下降状态,住宅建设从总量扩张阶段步入总量放缓、市场区域结构分化,基于以上形势及房地产市场的新变化,国家住房政策在住房不炒的总体思路指导下,逐渐由去库存、因城施策分类管理,过度到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建设上来,在时间上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6-2017年分类调控、长效机制起步期。2016年起为应对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三四线城市库存过度的问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库存方面,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同时首
4、次提出将住房租赁市场培育纳入住房制度改革,增加住房供给渠道与途径。第二阶段,2018-2019年因城施策、主体责任发展期。随着棚改货币化去库存任务基本完成,三四线去化周期回归合理水平,国家调整收紧货币化安置政策。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政策自主权,将土地、金融、财税、住房保障和市场管理等短期调控手段赋予地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地方政府担负起控房价到“稳房价的主体责任。第三阶段,2019年至今,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全面落实期。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量平稳回落、区域分化加大,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立 省级 房地产市场 调控 协调 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