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docx
《桥梁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桥梁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转体法是近些年桥梁施工中较为流行的新型桥梁建造技术。由于该工艺普及较晚,且多应用于跨沟谷及既有线等特殊桥位的桥梁工程中,因此可供参考的理论研究资料还比较有限。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开展全面解析,以丰富理论资料,供其它转体工程参考。1转体法的概念和原理1.1概念转体法是近些年桥梁施工中较为流行的新型桥梁建造技术。由于该工艺普及较晚,且多应用于跨沟谷及既有线等特殊桥位的桥梁工程中,因此可供参考的理论研究资料还比较有限。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开展全面解析,以丰富理论资料,供其它转体工程参考。1.1.1竖转法该方式主要应用在拱桥施工,施
2、工时在地面或低标高处拼装或者浇筑肋拱部分,完成之后以一侧为支点将其整体上拉,使其竖向旋转到设计标高后合龙。施工体系主要由拉索、牵引系统以及索塔组成。竖转法中,转较的质量与安装精度、拉索强度、牵引动力的稳定性是保障竖转安全、顺利的重点。1.1.2平转法平转法应用范围较广,各种构造桥梁均可采用。施工时在河流、深谷或既有线两侧地形条件较好地点先完成两个半桥构造,之后转动两个半桥构造至设计位置后合龙。其施工体系由牵引、支撑以及平衡系统组成。平转法中,最主要的构造是由上、下转盘组成的转动支撑系统,其中,上转盘起支承的作用,下转盘部分则同根底或墩顶连接。在实际施工中,通过上下转盘的相对转动,将上部构造转至
3、设计位置。1.1.3转体施工受力转体过程持续时间较短,转体施工受力分析主要针对施工荷载、体系转换以及变形控制等方面开展分析。之所以对转体施工受力情况开展一系列的分析,一是为了能使转动体受力平衡,在转动时能保持稳定;二是保证桥梁受力在其构造强度容许范围内,不致因牵引引起构造破坏;三是验证支撑及锚固措施能否安全可靠。1.2 工艺原理工艺原理:预制一个可以开展转动的轴心在桥台或墩上,并且将轴心设为分界点,上面是可以旋转的桥体,下面是固定的墩台或根底,上部构造在条件较好位置完成后,旋转至设计位置。工程实际中,桥体重量通过墩身传递到上球较,通过球较间的四氟乙烯片传递至下球较和承台。待桥体施工完毕后,拆掉
4、砂箱,将梁体重量转移到下球较,测算力学参数并开展配重。启动连续千斤顶牵拉埋设在上转盘的钢绞线形成水平力偶,带动上转盘以球较为中心带动桥梁上部开展转动就位,同时在转盘等位置预埋应变传感器,以实现应变及应力的跟踪监控。1.3 转体法施工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转体施工的优点有:第一,适用性相对较强,可在桥梁跨越既有线或山谷、沟渠等特殊地形处施工;第二,仅需要几组滑轮以及两盘绞磨,即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构造实现旋转,施工设备、工艺简单,节约成本及工期;第三,桥梁转体部分的重量由球面混凝土轴心承受,桥墩混凝土轴心具有较大承载力,施工较为安全可靠;第四,能够实现整体半孔梁的预制,具有较强的整体性,能有效发
5、挥梁体构造型式的力学性能优势。2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应用2.1 工程概况新建青日连客运专线牟家村特大桥上跨兖石铁路,18#19#墩跨越兖石线,桥梁上部构造设计采用(40+64+40)m连续梁。连续梁采用平转法转体施工,以减少桥梁施工对兖石铁路影响,确保行车安全。转体主墩单转体长度62m,转体角度48,转体重量3000t02.2 转体工艺流程转体施工整体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不O2.3 转体前准备在正式转体施工前需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滑道清理、砂箱拆掉以及桥面附属构造等(图3)。在具体施工中,因上跨既有铁路,需要制定详细的转体施工方案和预案,确保在计划天窗时间内完成转体施工。2.3. 1砂箱拆掉及撑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转体 施工 关键技术 分析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