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衣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洗衣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内织物的清洗消毒。包括全院病人的衣服、被褥、医务人员一般工作服及各种治疗巾、治疗单等织物的清洗消毒。二、洗浆房应划分为污染区和清洁区(一)污染区功能:收集、分检、清点、消毒处理及清洗衣物区域,严禁在医疗护理单元内清点污染衣被等。(二)清洁区功能:供晾晒或烘干、缝补、熨烫、折叠、储存、发送和办公。污染衣被未经洗涤不得进入清洁通道和清洁区。(三)物流必须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流。(四)污染区上班时应打开窗户,保持良好通风,下班前刷洗地面;清洁区应用换气扇或每日开窗2-3次通风,湿拖、湿扫、湿擦,保持室内清洁无尘;各区每周应大扫除1次。三、衣被收集和
2、接送车的清洁消毒(一)衣被收集袋:每个病区应设2种衣被收集袋,分别收集脏污织物、感染性织物。衣被收集袋装入待清洗织物后应保持密闭直至清洗。(二)收送衣被车辆必须洁污分开,有固定的明显标记。每次收集运送待清洗衣被后应对推车进行清洗或消毒。清洗可用清水或1%洗涤剂擦拭,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三)严禁在病房内清点、处理病人特别是被传染性物质污染的衣被床单。烈性传染病人的衣被床单必须消毒或灭菌后,再送洗浆房洗涤。(四)不得开敞式运送待清洗或已清洗衣被。四、分类清洗。脏污织物与感染性织物必须分开清洗。五、婴儿衣被应单独洗涤,不得与其他衣被混洗。手术室衣物宜单独洗涤。六、根据受污染程度可分别用专
3、机洗涤,特别是传染病人、烧伤病人的衣被应专机洗涤。七、先洗涤一般病人衣被、污染衣被,最后洗涤传染性病人。八、洗涤、消毒过程1 .洗涤周期与消毒过程的选择(1)洗涤周期应包括预洗、主洗、漂洗、中和等四个步骤。(2)对需实施消毒处理的医用织物宜选择在预洗环节完成。在选择含氯消毒剂等腐蚀性较强的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为尽量减少对织物的损害,应预先确定最大可接受水平即适宜的有效浓度。(3)对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应首选热洗涤消毒方法,并根据需要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时间。(4)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消毒处理可在预洗或主洗中的一个环节进行,不作重复处理。2 .装载程度医用织物洗涤时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洗涤设备最大洗涤量的9
4、0%,即每IOOkg洗涤设备的洗涤量不超过90kg织物。3 .预洗(1)用温度不超过40C的水进行预洗;可根据冲洗污垢需要加入适量的洗涤剂。(2)脏污织物的预洗:应采用低温、高水位方式,一般洗涤时间为3min5min(3)感染性织物的预洗与消毒:对不耐热感染性织物宜选择在预洗环节同时作消毒处理。对被玩病毒、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或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遵循先消毒后洗涤的原则。应根据感染性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参照WS/T367规定,在密闭状态下选择下列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处理:D对于被细菌繁殖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2
5、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IOOmgL2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洗涤消毒应不少于IOmin;也可选用煮沸消毒(100C,时间15min)和蒸汽消毒(IoOe,时间15min30min)等湿热消毒方法;2)对已明确被气性坏疽、经血传播病原体、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分枝杆菌、细菌芽抱引起的传染病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200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1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洗涤消毒应不少于30min;3)对已明确被肮病毒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应按WS/T367规定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4)需灭菌的
6、应按WS/T367要求,首选压力蒸汽灭菌;5)对外观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渍的感染性织物,宜首选在该环节采用3 .、3.规定的方法,并在密闭状态下进行洗涤消毒。消毒方法参照WS/T367规定。4 .主洗主洗可分为热洗涤和冷洗涤两种洗涤方法。根据被洗涤医用织物的污染情况可加入碱、清洁剂或乳化剂、消毒洗涤原料。洗涤、消毒方法和程序应按下列要求选择进行:(1)热洗涤方法:应采用高温(70CS90C)、低水位方式。对耐热的医用织物首选热洗涤方法。消毒温度75,时间30min或消毒温度80,时间103Omin或A。值600;洗涤时间可在确保消毒时间基础上,根据医用织物脏污程度的需要而延长。
7、(2)冷洗涤方法:应采用中温(40C60C)低水位方式。对不耐热的医用织物如受热易变形的特殊织物(化纤、羊毛类织物),应选用水温60C的冷洗涤方法处理。若在该环节选择对感染性织物实施消毒(灭菌)处理的,具体方法应按3.(3)执行。5 .去污渍(1)局部的污渍处理应遵循“先干后湿,先碱后酸”的原则。(2)不能确定污渍种类时,其局部的污渍处理可采取下列程序: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或酒精;使用洗涤剂;使用酸性溶液,如氟化氢钠、氟化氢氨;若为小块斑渍,可使用氢氯酸溶液;使用还原剂或脱色剂的温溶液(40C),如连二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使用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液体漂白剂)或过氧化氢。该洗涤程序应按顺序进行
8、,每一步程序之间均应将被洗涤的织物充分过水。6 .漂洗通过用水稀释的方法进行,为主洗去污的补充步骤。漂洗方法:应采用低水位方式,一般温度为65C70C,每次漂洗时间不应低于3min,每次漂洗间隔应进行一次脱水,漂洗次数应不低于3次。7 .中和对最后一次漂洗时的水应进行中和;此过程应投放适量的中和剂。中和方法:应采用中、低水位方式,一般温度为45CS55,时间为5min;每次中和剂(包括中和酸剂、柔软剂等)的投放量应根据洗涤织物在脱水出机后用PH试剂测试水中的结果而定,PH偏高则加量,偏低则减量。中和后水中的PH应为5.8-6.5,以保证洗涤消毒后的清洁织物PH达到6.57.5o8 .烘干与整理
9、过程(1)医用织物洗涤后宜按织物种类选择进行熨烫或烘干,烘干温度应不低于60o(2)洗涤后医用织物整理主要包括熨烫、修补、折叠过程,其过程应严防洗涤后医用织物的二次污染。为避免织物损伤和过度缩水,清洁织物熨烫时的平烫机底面温度不宜超过180。(3)烘干及其整理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如烘干前应目测检查洗涤后的医用织物是否干净,发现仍有污渍时需重新进行洗涤等。十一、衣被储存:工作人员和病人,一般污染和有传染性衣被,新生儿衣被洗涤消毒后应分区或分别晾(烘)干、熨烫、储存,不得混洗混存。十二、洗浆房环境清洁卫生和消毒(一)洗衣机(池)用后,特别是洗涤可能有传染性的衣被后,应用90C以上的热水或消毒剂消毒。(二)每日用清水对清洁区地台面进行拖擦。(三)洗衣房污染区应保证通风良好,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湿拖地面。十三、工作人员上班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清洗消毒操作时应穿戴整齐,接触污染后必须洗手,污染区的工作服应每日更换。十四、对各种布类要定期抽查,1-4次/年,每季度进行细菌培养监测,以了解布类带菌情况,监测消毒效果。婴儿尿布不得与敷料、被服混洗,应用专用烘干、储存处,不可与其他衣被混淆,并经常使用试纸监测尿布清洁程度,如发现强碱反应必须重新清洗,并在使用前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