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准备巷道布置方案分析.docx
《煤矿采区准备巷道布置方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采区准备巷道布置方案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煤矿采区准备巷道布置方案分析1采区上山布置1.1采区上山的位置(1)煤层上山采区上山沿煤层布置,掘进容易、费用低、速度快,联络巷道工程量少。其主要问题是煤层上山受工作面采动影响较大,生产期间上山的维护比较困难,特别是在缺乏先进支护手段的情况下。虽然用加大煤柱尺寸可以改善上山维护,但会增加煤炭损失。因此,般在下列条件下,可考虑布置煤层上山: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一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石比较稳固,上山不难维护。酶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2)岩石上山对单一厚煤层采区
2、和联合准备采区,为改善维护条件,目前多将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其技术经济效果比较显著。岩石上山与煤层上山相比,维护状况好,维护费用低,少受采动影响。(3)上山的层位与坡度联合布置的采区集中上山、通常都布置在下部煤层或其底板岩石中,其主要考虑因素是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减少煤柱损失和便于维护。否则,为保护上山巷道、必须在其下部的煤层中留设宽度较大的煤柱,并且距上山愈远的下部煤层中,所要保留的煤柱尺寸愈大。在下部煤层的底板岩层距涌水量特别大的岩层很近,不能布置巷道时,可将采区上山布置在煤层群的中部。采区上山的倾角,一般与煤层倾角一致;当煤层沿倾斜方向倾角有变化,为便于使用,应使上山尽可能保持适
3、当的固定坡度。另外在岩石中开掘的上山,有时为了适应带式输送机运煤(才15)或自溜运输的需要,亦可采取穿层布置。1.2采区上山数目及布置方式(1)采区上山条数采区上山至少要有两条,即一条运输上山,一条轨道上山。随着生产的需要或地质条件的变化可根据需要增加上山数目。(2)采区上山布置方式按采区上山在煤层或岩石中的布置情况及数目,上山布置方式见表6-k表61上山布置方式布置方式图示适用条件单一薄及,一群最下一层量不大,服务年限不长的采区二条煤层上山一煤一岩上山煤层群最卜一层为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或产量不大,服务年限不长的采区二条岩石上山一20 m 一F=T 20-25 m Ps 2煤层群最卜一
4、层为厚煤层或开采单一厚煤层的采区煤二岩上山地质构造和煤层情况需进步弄清或或需在煤层中布置一条通风行人上山,为两条岩石上山导向的采 区联合的煤层层数较多,厚度大,产量大,储量丰富,三条岩石上山服务年限长,瓦斯大,通风复杂的采区1一轨道上山;2一运输上山:3通风、行人上山(3)采区上山的相互位置关系采区上山之间在层面上需要保持定的距离。当采用两条岩石上山布置时,其间距般取2025mo采用三条岩石上山布置时,其间距可缩小到1015m。上山间距过大,使上山间联络巷长度增大,若是煤层上山,还要相应地增大煤柱宽度。若上山间距过小,则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是山维护,也不便于利用上山间的联络巷作采区机电碉室,使
5、中部车场的布置也会遇到困难。采区上山之间在立面上的相互位置,可以在同一层位上。也可使两条上山之间在层位上保持一定高差,如图62所示。为便于运媒,可把运输上山设在比轨道上山层位低35m处;如果采区涌水量较大,为使运输上山不流水,同时也便于布置中部车场,则可将轨道上山布置在低于运输上山层位的位置;若适于布置上山的稳固的岩层厚度小大,使两条上山保持一定高差就会造成其中的一条处于软弱破碎的岩层中时,则需采用在同一层位布置上山方式;当两条上山都布置在同一煤层小,而煤层厚度又大于上山断面坡度时、一般都将轨道上山沿媒层项板,运输上山沿煤层底板布置,以便于处理区段平巷与上山的交叉关系。(4)设置采区边界上山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采区 准备 巷道 布置 方案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