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docx
《软包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包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软包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一、镭射膜的转移大家应该在市场上见过一些含有镭射的包装,只有几个字有镭射而其它的地 方没有,这种包装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复合复进去的。但 它并不是复合上去的。如果把这个包装撕开,仔细观看并且用手摸那几个字, 可以测出有镭射字和没有镭射字的地方厚度是一样的,这就肯定了不是复合上 的。而且镭射一旦经过热辑的温度,几乎很难拉下来,这样就造成了损耗,当 然或许有的客户是需要复上去,但一般常见的包装并不是复合上去的。镭射是在印刷上面转移的,在印刷的最后一色,做根版,加个小放料架,把 膜的位置对上需要镭射的那几个字就行了。这个版不需要雕得太深,里面放的 不是油墨
2、,是放的白色乳液胶,放不干胶也可以,就只过镭射的膜就可以,过 了这道版之后再与印刷膜结合一起收卷,但所需镭射的地方必须对齐,收卷不 用太紧,一般就好。镭射膜不需要张力,靠收卷和版辐的转动就可以。在收卷 完毕之后,马上卸下来放进烘箱,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取出来在分切 机上倒卷拉开,把镭射膜和印刷膜分开收卷,再看效果如何,是否需要再烘(注 意张力的控制)。倒卷好了之后就去复合,这样就完成了,不仅可以减少成本, 也达到镭射的效果。二、镀铝转移这个问题我相信一直困挠着一些软包装企业,不管企业大小都有。常见的镀铝有镀铝CPP和镀铝PET,镀铝转移通常都出现在镀铝PET上,因 为它经常被应用在中层复
3、合。镀铝PET,个人了解到分两种:一是镀上去的铝, 二是转移上去的铝,两种镀铝的效果和附着力是不一样的。镀上去的要好些, 而转移上去的产品很多是企业买差的PET再加工转移上去,附着能力较差。这 是因为薄膜本身的剥离强度太低,镀铝层与基膜之间结合牢固度比较差。正常的镀铝膜是在基材的真空镀铝面上有一层底涂胶,用来提高镀铝层的附 着力,然后在底涂胶上真空镀铝,再在铝层上涂覆双组分聚氨酯胶作项涂层, 用来保护镀铝层不脱落,这种镀铝膜的镀铝层牢固度好,不容易脱落。而有的 镀铝膜厂家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在生产镀铝膜时,没有使用底涂胶,镀铝附着 力低,不太牢固,所以很容易脱落下来。所以企业选购材料时要注意区别
4、。还有一个可能会造成镀铝转移的因素就是,拉开之后发现镀铝和基材上面两 边都有铝,很明显,这说明该膜进行了二次镀铝,就是材料厂家出于某种原因 对该膜进行了两次镀铝,从而发生了镀铝转移。引发镀铝转移还有一个因素是胶水的原因。普通的胶水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活跃性比较强,容易渗透到镀铝里面,影响镀铝的附着能力,从而出现镀铝转 移。同时,现在的溶剂挥发释放能力较差,胶液很容易渗透到镀铝层里面,破 坏镀铝层,由于固化后残留溶剂的影响,粘结强度会下降,从而影响剥离强度, 发生镀铝转移。现在大部分厂家的解决方法是减少固化剂的添加。这样对镀铝转移的效果有 所改变,但治标不治本,随着天气的变化,车间的温度湿度的变
5、化,很难控制 固化剂的用量,从而有可能造成批量出次品的问题。因为复合的问题大部分需 要固化出来才知道如何处理,等固化出来之后才发现为时已晚了。所以这个方 案我不建议经常使用。胶水方面我建议选择一种分子量适中,且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而且还具有 初粘力不太高等特点的胶粘剂,水性胶的特性就可以满足以上的要求。水性胶 的分子量是溶剂型胶粘剂的10倍左右,且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不存在因溶 剂渗透而导致镀铝层被破坏的可能,因而不会影响铝层的附着牢度,也就不会 导致镀铝转移。水性胶目前在镀铝包装上应用非常广泛,比如上海隆宏的双组 份水性268,罗门哈斯的单组份水性90D在这方面都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在解 决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包装 常见问题 分析 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