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发热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科发热诊疗常规.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科发热诊疗常规发热(fever)是邪毒内侵,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或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阴阳失调,阳气偏盛而反映到临床的病理症候。发热是许多发热性疾病的共有特征,一般来说,热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疾病的进退和预后,并且是验证治疗效果的标准。常见病因(一)感染性发热1 .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小儿麻痹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2 .细菌性感染,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心内膜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猩红热、菌痢、丹毒等。3 .支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肺炎。4 .立克次氏体感染,如斑疹伤寒、恙虫病。5 .螺旋体感染,如钩体病、
2、回归热。6 .真菌感染,如放线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7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急性血吸虫病、阿米巴肝病。(二)非感染性发热1 .变态反应与过敏,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2 .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3 .组织坏死与血液吸收,如急性溶血、急性心肌梗塞、内出血、肢体坏死、大面积烧伤。4 .血液病、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癌肿、肉瘤。5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重度脱水。6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如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脑震荡。7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神经官能症。中医学认为,外邪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因,正衰邪盛、营卫失和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机,
3、由“毒”致热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理因素。所以,近年来静脉滴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治疗外感热病,显示了多相药理作用的优势。通过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打破了激活环节;直接进入血液,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粒细胞激活内致热原;中药静脉滴注可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对抗其毒素;能调节机体对病原体入侵所产生的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反应,使过高的体温降下来;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炎性渗出。临床思维应详细询问发热过程、发热类型与规律性,是否伴有寒战或出汗,并了解各系统的症状,以及预防接种史、传染病接触史、居住生活史等。还要对有关体征的辨认和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临床表现特点的辨认1 .卫气营血发热之临
4、床特点:(1)卫分辨证:属卫气抗邪阶段,机体内发生各种防御代谢活动,没有出现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主症是发热,恶风寒,少苔,脉浮。(2)气分辨证:属正未虚,抗病力强的阶段。机体对致病因子呈亢进性反应,机体的代谢反应尚旺盛,脏器的病变以充血、水肿、变性为主,其中可能是某一组织或脏器的某部分病变突出明显,但是可逆性的。主症是高热而不恶寒,口渴,舌苔黄。(3)营分辨证:属脏器受损,功能障碍阶段。机体部分脏器或组织的坏死改变,并能累及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主症是发热夜甚,口干不甚渴、斑疹隐隐,烦躁,神昏,舌绛,脉细数。(4)血分辨证:属于神经、循环功能障碍阶段,脏器损害进一步严重,免疫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可能致
5、心、肝、肺、肾的功能衰竭、DIC,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重紊乱。主症是高热,躁扰昏狂,斑疹透露,有出血倾向、舌深绛。2 .伤寒高热之临床特点:伤寒发热除寒邪袭表外,与患者平素的心肾阳虚、脾胃气弱有密切的关系。阳虚气弱则卫表不固,易招邪侵,伤寒高热之特点有四:(1)伤寒高热在发病前多有寒邪外侵的历史。(2)即使热势甚炽,仍有畏风恶寒证候。3 3)一般无汗或汗出不畅。(4)脉象多数,但多见浮软、虚弱、重按无力,尤以阳虚气馁的为多。3 .内伤发热之临床特点:内伤发热多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阴阳失调,造成阳气偏旺而出现发热。其起病较外感发热缓慢,病程一般较长,发展较慢,变化
6、也不多,其证多为虚实夹杂或多为虚证,多伴有脏腑功能失常或损害的表现。4 .辨发热之虚实:(1)虚热:多见于内伤发热,其热势多不甚,且缠绵难愈,常兼见其他虚象,脉多细数。(2)实热:多见于外感发热,其病情较急,热势较高,发展变化较速,脉多浮数。5 .辨热型的不同:(1)壮热:多见于伤寒阳明病和温病的气分阶段。(2)潮热:腑实性潮热,症见身热汗出蒸蒸,腹胀满实拒按,热势至夜加重。虚热,如肺阴虚之潮热症见午后或夜间发热,两颤潮红,咳嗽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3)寒热往来:分疟性寒热往来、热入血室寒热往来和少阳寒热往来之别。6 .辨寒热之真假:(I)真寒假热:症见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口虽渴但喜热饮,
7、舌苔黑而润滑,脉虽数不鼓手指,按之无力,微细欲绝。(2)真热假寒:症见身虽大寒不欲近衣,口渴而喜饮冷,胸腹灼热,按之蒸手,舌苔黄燥或黑而干燥,脉浮数,按之鼓指。(2)有关体征的辨认:1 .生命体征的观察,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观察。2 .感觉的辨认,包括对头、关节、胸、腹、腰部感觉及心前区痛、肢体活动或感觉障碍、颈项的抵抗程度的辨认。3 .发热伴黄疽、伴出血的辨认。4 .发热伴斑疹的辨认,注意辨别麻疹、水痘、猩红热、伤寒、副伤寒、恙虫病、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5 .发热伴呼吸系统症状者,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脓肿、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渗出性胸膜
8、炎。6 .发热伴腹泻者,可见于菌痢、急性阿米巴痢、细菌性食物中毒、溃疡性结肠炎。7 .必要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特别是病理性神经反射的检查。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恶性疟疾、某些急性传染病。8 .发热伴腹痛:(1)全腹痛:多见于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等。(2)右上腹痛:多见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肝癌、肝炎、右下大叶性肺炎、右侧胸膜炎、右侧隔下脓肿等。(3)右下腹痛:多见于急性阑尾炎、局限性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美克氏憩室炎等。(4)上腹痛:多见于急性阑尾炎早期、急性胰腺炎。(5)脐周痛:多见于急性阑尾炎
9、早期、局限性肠炎。(6)下腹痛:多见于附件炎、美克氏憩室炎等。(7)左上腹痛: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脾周围炎、脾脓肿、左下大叶性肺炎、左侧隔胸膜炎、左侧隔下脓肿等。(8)左下腹痛:多见于附件炎、溃疡性结肠炎等。9 .发热伴淋巴结肿大:(1)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丝虫病、梅毒、黑热病、白血病、淋巴瘤、血清病、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2)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多见于皮肤或粘膜化脓性感染、结核病、白喉、恙虫病、各种恶性肿瘤及淋巴结转移。10 .耳鼻喉疾病引起的发热:多见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化脓性颌下腺炎、腮腺炎、急性喉炎、咽后壁脓肿。I1.发热伴肝脾肿大:应考虑血液病、风湿性疾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血吸虫病、疟疾、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肝胆道感染等。12.发热伴肾区叩击痛:结合泌尿道刺激症状,应考虑肾盂肾炎,肾周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