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室治疗操作规程.docx
《中医综合治疗室治疗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综合治疗室治疗操作规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综合治疗室目录规章制度2消毒隔离制度3特色疗法4一、非药物特色疗法41 .耳穴压豆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42 .拔罐疗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43 .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54 .艾灸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7二、药物特色疗法81 .中药熏洗2 .中药灌肠83 .足浴错误!未定义书签。4 作流程10一、耳穴压豆操作流程10二、拔罐操作流程12三、针刺操作流程14四、艾灸操作流程15五、中药熏洗六、中药灌肠七、养生保健中医诊疗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针灸针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艾条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刮疹板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火罐错误!未定义书签。五、足浴桶错误!未定义书签。规章制度1
2、 .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 .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患者外,其余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3 .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领取,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4 .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5 .剧毒药品和贵重药品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6 .各类器械用具,每周大消毒一次,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二次,接触病人黏膜的各种导管需高压消毒。7 .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重新灭菌。8 .室内每天消毒,每月采样做空气培养,结果及时记录。9 .对患者实施治疗后及时记录。消毒隔离制度1 .进入注射室要衣帽整齐
3、,戴口罩,尽量减少空气污染,操作前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连续操作时,每操作一个病人后都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搓擦2min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按本院制定的相关规定处理。3 .无菌物品定期更换。4 .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治疗车中物品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污染物做到当日处理。特殊感染敷料单独放置,焚烧。5 .每日对操作台、物体表面、地面等用有效氯300mg1.-500m1.1.消毒剂擦拭,湿拖把拖地。6 .每日紫外线灯消毒一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1-2
4、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定期监测。7 .各种消毒液现用现配、加盖、保持有效浓度,注明消毒液名称、浓度、定期监测。特色疗法一、非药物特色疗法1 .耳穴压豆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慢性心脏疾病(1)适应症:胸痹(心绞痛)、心痛(心肌梗死)、心悸(心律失常)等。基本穴位:心,神门,交感辨证加减:合并糖尿病者:加内分泌等合并肾损害者:加肾等合并脑血管病:加头等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厘米X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相应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3-4分钟。每次贴压后保持1-2天,取下后让耳穴部位放松一晚,次日再以同样方法贴敷
5、,一般5-6次为一个疗程。注意事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者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2 .拔罐疗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适应症:冠心病、局血压病基本穴位:辨证取穴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银子镶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留灌570分钟左右。起罐时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注意事项:罐内点燃的酒精等不能烧到瓶口处,否则很容易烫伤。另外,拔火罐的部位最好以皮肤宽厚处为宜,皮肤细嫩处,如眼睛四
6、周,或是有伤口处、出血部位等都不宜去拔。3 .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等慢性心脏病适应症:胸痹(心绞痛)、心痛(心肌梗死)、心悸(心律失常)等。取穴:辨证取穴操作方法: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依据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后,用“毫针”等针具刺入经穴以达到调理、治疗的目的。在刺入后,患者大多会出现酸、麻、胀的感觉,也有些穴位刺入时皮肤会有微痛。通常,每次针刺时,针都要留在体内二三十分钟。01划。1。1切或注意事项: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需待其恢复后再治疗。体质虚弱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皮肤之感染
7、、溃疡、瘢痕部位,不宜针刺。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等部位穴位,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4 .艾灸治疗冠心病等慢性心脏病适应症:胸痹(心绞痛)、心痛(心肌梗死)、心悸(心律失常)等取穴:辨证取穴操作方法:分为艾条灸和隔物灸1 .艾条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2 .隔姜灸: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从艾炷尖点燃,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综合 治疗 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