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下肢动脉造影技术操作规范.docx
《介入科下肢动脉造影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入科下肢动脉造影技术操作规范.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介入科下肢动脉造影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血管性病变诊断及介入治疗前后。2 .动脉病变术后随访。3 .血管外伤性病变诊断及介入治疗前后。4 .肿瘤性病变诊断及介入治疗前后。5 .先天性动脉发育异常。6 -不明原因肢体肿胀和糜烂。【禁忌证】1.对比剂和麻醉剂过敏。2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3 .极度衰弱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4 .穿刺局部感染及高热者。【术前准备】1.病人准备(1)向病人及家属交待造影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签订造影协议书。(2)向病人解释造影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以消除顾虑,争取术中配合。(3)检查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4)必要
2、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5)碘剂及麻醉剂按药典规定进行必要的处理。(6)术前禁饮食。(7)穿刺部位常规备皮,必要时给予镇静剂。(8)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术中用药及抢救。2.器械准备(1)心血管X线机及其附属设备。(2)造影手术器械消毒包。(3)穿刺插管器材,如穿刺针、导管销、导管和导丝等。(4)匝力注射器及其针筒、连接管。3.药品准备(1)对比剂:有机碘水制剂(40%60%离子型或相应浓度的非离子型)。(2)麻醉剂、抗凝剂及各种抢救药物。【操作方法及程序】1 .采用Sei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2 .先行一侧的骸总动脉造影,再行监外动脉造影。3 .注射参数包括骼总动脉造影的
3、对比剂用量15-20m1./次,注射流率12-15m1.s;骼外动脉造影的对比剂用量15-18m1./次,注射流率IOS1.2m1.s4 .造影体位为正位,必要时加斜位。5 .造影程序为24帧s,注射延迟0.5s。曝光持续至微血管期。6 .造影完毕拔出导管,局部压迫IOSI5min后加压包扎。7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并发症】1.穿刺和插管并发症暂时性动脉痉挛、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髅、导管动脉内折断、动脉内膜夹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管破裂、脑血管血栓和气栓等。8 .对比剂并发症休克,惊厥、癫痫和脑水肿、喉头水肿、喉头或(和)支气管痉挛、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注意事项】1.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9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10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反应。11 术后卧床24h,观察病人有无造影并发症。12 为减轻或消除血管痉挛和肢体剧痛,对比剂浓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40%浓度以下,并可加用血管扩张药和利多卡因。13 延迟方式和时间是造影成功的关键因素,应视具体病变灵活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介入 下肢 动脉 造影 技术 操作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