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胆道闭锁手术技术支持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外科胆道闭锁手术技术支持规范.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儿外科胆道闭锁手术技术支持规范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适应证】1.日龄90d、诊断为胆道闭锁者,其最佳手术日龄是生后60d。2 .日龄60d,又无法鉴别胆道闭锁或新生儿肝炎者。3 .术后曾有较好的胆汁引流,因井发胆管炎,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再次手术。【禁忌证】日龄90d,肝功能严重损害的I1.1.型胆道闭锁,原则上不宜手术治疗。【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5d术前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护肝治疗,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操作方法及程序】1.全身麻醉加气管插管。4 .右上腹横切口(术前未确诊者,可先用小切口探查),一般右侧达腋前线,左侧达锁骨中线的大切口。游离肝
2、周诸韧带(如肝圆、镰状、左三角及左冠状韧带)后将大部肝脏拖出切口。3.术式选择属I1.型胆道闭锁者可行肝总管或肝管空肠吻合术。I1.1.型则行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1.1.式)。若仅肝门部闭锁,胆囊、胆总管和十二指肠通物,可行胆囊肝门吻合术(KaSaiI1.式)。若肝外胆管发育正常,胆囊内有胆汁,说明由于胆汁黏稠所致的黄疽,可行胆道冲洗。(1)游离肝外胆道:先游离胆囊达闭塞状或索状的胆总管。切断远端,沿呈索状的肝总管向肝门方向分离,直达门静脉左右分支的上方,该处多为一略呈三角形的纤维组织块。(2)游离及切除肝门纤维块:沿门静脉左右分支向两侧小心分离,常有2或3对门静脉小分支进入纤维块,切断
3、结扎。分离平面左右侧达门静脉第一个分支处,下达门静脉后方。提起纤维块小心剪除,勿太深,以免损伤肝实质。创面有时可见胆汁渗出,如有渗血,可用60摄氏度温生理盐水冲洗和压迫,切勿电灼或缝扎。肝门部空肠吻合:距屈氏韧带(TreitZ韧带)1015Cm处切断空肠3缝闭胆支端,并经横结肠后提至肝门,对系膜缘开侧孔,与肝门部创缘用可吸收缝线层吻合。(4)距肝门吻合口3540cm处与近端空肠完成Y形吻合。肝门部吻合口下方放置硅胶管引流。(5)m型胆道闭锁,胆囊、胆总管至十二指肠通畅的,游离胆囊(注意保留胆囊动脉)与肝门处做吻合,手术较简单。【术后处理】1 .禁食,补液,注意护肝治疗。2 .术后1014d为胆
4、管炎高发期,要联合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时间不能少于1个月,且应在必要时更换调整。长期使用抗生素须注意真菌感染,可在2周后预防性使用口服抗真菌药。3 .利胆治疗:术后1周开始静脉滴注茵桅黄。并可口服消炎利胆片及去氧胆酸。4 .为防止肝门部瘢痕形成,1周后加用激素地塞米松25mgd,持续2周后减量停药。5 .尿少、腹水多时加用利尿药。【并发症】1 肝功能衰竭(黄疸加深、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多见于3个月的患儿,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2 .消化道出血术后早期出血多来自肝门吻合口处渗血,多可自行停止。出血量多时,应及时输血。术后1周出血,可能由门脉高压所致,须做食管镜检等相应处理。3 .胆管炎是最严
5、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60%.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的早期胆管炎危害最大,常导致肝门部开放的小胆管闭塞,影响疗效,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处理、治疗方法是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利胆药。4 .肝门部胆管梗阻术后早期胆汁排出流畅,因胆管炎使胆流中断者,可再次手术修剪局部瘢痕肉芽组织行肝门肠吻合。约1/3患儿可再次排出胆汁。5 .晚期并发症主要是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约70%在未后5年内发生。晚期胆管炎在长期存活者中也可见到。【注意事项】胆道闭锁治疗方式的选择,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条件。日龄者应争取做Kasai手术、日龄90d,肝功能严重受损者,及出现晚期并发症且疗效不佳者,可考虑肝移植.附:肝移植术1980年后肝移植术的进展为胆道闵锁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有人建议用肝移植来取代肝门空肠吻合术,但反对者认为很多患儿通过肝门空肠吻合可得到长期存活、有人提出KaSai术后的肝移植适应证为岁以内患儿,体重不增加,提示早期肝功能不全,为手术适应证。大龄儿频发胆管炎、胆红素升高、门脉高压,晚期肝硬化致肺内分流的低氧血症等也均为手术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