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肾小球疾病疾病诊疗规范.docx
《肾病科肾小球疾病疾病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科肾小球疾病疾病诊疗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肾小球疾病疾病诊疗规范肾小球疾病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等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原因不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指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小球损害,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是指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或基因突变导致的仔小球疾病,如AIpOn综合征等。全球疾病负担(g1.oba1.burdendisease,GBD)的数据显示1990-2017年除南亚地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病率略增高外,全球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病率均显著下降,而继发于高血压、糖尿病的肾脏疾病发病率迅
2、速上升。本章节主要介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免疫反应介导的炎症损伤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同时,非免疫非炎症因素亦参与肾小球疾病的慢性化进程。此外,遗传因素及免疫遗传因素也参与发病(数字资源17-6-0-1.)o原发性肾(一)肾脏疾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肾小球损伤,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被公认,细胞免疫在某些类型肾炎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证实。小球损伤的类型不仅取决于机体最初的免疫应答,也取决于免疫反应的持续状态及其对肾小球的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及其转归也影响
3、了肾小球的损伤程度。1 .肾脏损伤的体液免疫机制(1)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在血液中形成免疫复合物(immunecomp1.ex,IC),主要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内皮下及系膜区,激活有关介质系统,引起肾小球损伤。(2)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肾小球自身抗原或外源性种植于肾小球的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与抗体结合在肾脏局部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并导致肾脏损伤。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主要位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侧。典型的肾小球疾病有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Heymann肾炎等。2 .肾脏损害的细胞免疫机制肾炎动物模型及部分人类肾小球肾炎均提供了细胞免疫的证据,如实验性抗肾小球
4、基底膜肾炎模型早期即在肾小球内发现较多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微小病变时肾小球内没有体液免疫参与的证据,而主要表现为T细胞功能异常。(一)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的作用免疫反应引起的肾脏损伤均需炎症反应的参与。在炎症反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炎症细胞激活后合成和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Kimer1.eukin-IJ1.-I)、肿瘤坏死因子-a(Iumornecrosisfactor-a,TNF-a),炎症介质又可进一步趋化炎症细胞并刺激其释放更多炎症介质,导致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并不断放大。1 .炎症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致敏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等。此外
5、,肾脏固有细胞如肾小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等亦被认为具有炎症细胞的功能。2 .炎症介质免疫反应激活炎症细胞,使之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而致肾损害。引起肾小球损伤所涉及的介质种类繁多,作用重叠。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影响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及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前列腺素(ProStag1.andins,PG)类(如PGEzrPG一血栓素A?、白细胞三烯等)、血小板活化因子(P1.ate1.etactivatingfactor,PAF)一氧化氮(No)及TNF-a等;影响炎症细胞趋化、黏附及活化:前列腺素类、PAF、I1.-kI1.-8骨调素(OSteOPOntinQPN)、单核细
6、胞趋化蛋白(monocytechemotacticprotein1,MCP-I)等;影响肾脏固有细胞活化和增殖:前列腺素类、PAF、NOI1.-KI1.-6、转化生长因子B(TGFO)、TNFa等;参与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1.ateI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TGF-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I1.-1.TNFa等;影响凝血与纤溶系统:前列腺素类、凝血及纤溶系统因子等;直接损伤肾脏细胞:活性氧、NO、TNF-a等。()影响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因素1 .高血压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病程早期或病情进展阶段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如血压控
7、制不佳,可加速肾小球硬化和肾小动脉硬化,例如不少患者在一次高血压危象后发展为尿毒症。故控制高血压是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措施。2 .蛋白尿临床与实验研究均证实,尿蛋白作为独立因素,与肾功能损害及慢性肾脏病预后密切相关。在蛋白质超负荷的肾病模型中发现,随着尿蛋白增加,肾组织中MCP-I和OPN等黏附分子表达增高,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数量和细胞外基质积聚显著增加,提示尿蛋白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3 .重型肾病综合征重型肾病综合征未能控制时,常易引起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原因为:严重水肿引起有效血容量不足;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肾间质水肿;长期大量蛋白尿可加重肾损害;伴随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的脂质肾毒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病 肾小球 疾病 诊疗 规范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