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腹膜透析技术指南2023版.docx
《肾病科腹膜透析技术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科腹膜透析技术指南2023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腹膜透析技术指南2023版腹膜透析(PeritOneaIdiaIySis,PD)是利用人体腹膜的半透膜特性,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透析液中的溶质梯度和渗透压梯度,通过扩散和渗透原理,达到清除毒素、超滤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PD具有如下优点:技术设备要求低,可在床边进行,操作简单,费用相对较低;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需血透的体外循环,透析平稳、有效地进行,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优于血透;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危险性低;不需要抗凝剂,安全性高,有利于手术后患者的治疗。在严重低血压、活动性出血和婴幼儿、老年患者尤为适应。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
2、展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蝎。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新型管路连接系统的应用,使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随着患者管理的规范化,新型透析液生物相容性的提高,自动化腹膜透析技术的持续革新,腹透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逐年提高,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多。【腹膜透析基本知识】(-)腹膜透析原理腹膜总面积为2.2m”大于两肾的总滤过面积1.5m2),壁腹膜约占10%,脏腹膜约占90%,正常腹腔约含IoOmI液体。腹膜结构包括毛细血管内静止液层、内皮细胞间隙、毛细血管基底膜、间质、间皮细胞间隙和腹腔内静止液层,共6层。腹膜具有转运溶质及清除水分的功能。扩散是腹透清除溶质(毒素)的主要机制。血中浓度高的毒素(
3、如尿素氮、肌酹等)由血液通过腹膜进入腹透液,腹透液中溶质(HCO?、葡萄糖)则通过腹膜进入血中,直至腹膜两侧溶质浓度达到平衡。影响溶质扩散的因素主要是有效腹膜表面积、腹膜的通透性、透析液流量、溶质的浓度梯度以及腹透液停留时间等。水分由腹膜毛细血管超滤进入腹腔,也可经淋巴管回吸收,因此,腹膜对水的转运主要取决于渗透压、静水压和淋巴回流,但以渗透压超滤为主。前萄糖是一种有效的渗透剂,葡萄糖透析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液,故水从血液移向腹透液中,达到超滤水的目的。腹透液中糖的浓度越高,超滤效果越好。净超滤在透析开始达到最大,随着透析过程中葡萄糖逐渐被吸收,腹透液前萄糖浓度逐渐下降,脱水作用逐渐减少。目前对P
4、D时液体交换的最佳解释是由RiPPe等提出的计算机模拟的“三孔模型”。该模型认为毛细血管是腹膜转运的主要屏障,包括3种孔隙:大孔半径大于15OA(IA=1.O-)转运大分子溶质,小孔(半径为40-501)转运尿素、肌酹和葡萄糖等小分子溶质,而腹膜对水的转运则主要通过腹膜毛细血管上的超小孔(半径小于5A,又称“钠筛”)实现。研究发现,腹膜上存在特异性的水通道(aquaporin-1,AQP-I),主要表达在内皮细胞,这种跨细胞蛋白可能就是超小孔。已有实验表明,大约50%的水滤过是通过水通道介导完成的。(二)腹膜透析液1.葡萄糖透析液葡萄糖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渗透剂,浓度分为1.5%、2.5%、4.
5、25%种,渗透压在346485mOsm1.,pH为5.2。腹透液中不含钾离子,钠、氯离子与血清正常值相似,根据钙离子浓度分为高钙(普通钙)腹透液和低钙(生理钙)腹透液,高钙腹透液的钙离子浓度为1.5-1.75mmo1.1.,低钙腹透液的钙离子浓度为1.25mmo1.1.0研究证实,生理钙腹透液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钙化的发生。高渗透压、低PH的葡萄糖透析液可导致腹膜固有细胞损伤,葡萄糖降解产物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1.ycationendproducts,AGEs)的增加,也可引起腹膜纤维化。因此,葡萄糖透析液并不是理想的腹透液。2.新型透析液(1) 艾考糊精透析液:以7.5%艾考糊精
6、(icodextrin,一种葡聚糖)渗透压为284mOsm1.,超滤作用靠胶体渗透压获得,通常用于失超滤患者与糖尿病患者。(2) 氨基酸透析液:以氨基酸替代葡萄糖作为渗透剂。目前常用1.1%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PH为6.6,渗透压365mOsm1.0主要应用于营养不良的腹透患者。(3)碳酸氢盐透析液:以碳酸氢盐代替乳酸盐作为缓冲剂。PH为7.4,生物相容性良好。适用于使用酸性腹透液时有灌注痛和不适的患者。有条件者也可作为常规腹膜透析液使用。碳酸氢盐不稳定,混合后的腹透液应于24小时内使用。()腹膜透析的连接系统腹透的连接系统是连通无菌(腹腔内部分)和有菌(腹腔外部分)环境的装置。此系统设计的合
7、理性直接影响感染率的高低。腹透导管由硅胶或聚氨基甲酸乙酯等质地较软的材料制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标准腹透管是TenCkhOff导管及其更新产品,在导管上有12个涤纶袖套(CUff)便于成纤维细胞长入以利导管固定,导管腹内段末端有许多Imm的侧孔以利于液体引流。现已证实双CUfT导管比单CUff导管腹膜炎发生率低、出口并发症少,且使用寿命长。连接系统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体外的可拆卸系统(disconnectSyStem),它是交换透析液时的连接导管,提供透析液进出的通道。它的设计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从封闭性0”型管(O-Set)、“Y”型管(Yret)到目前广泛使用的双袋系统(twinbag),腹膜
8、炎的发生率也随之明显下降。(四) 腹透管置管术及其护理有三种基本的腹透管插管方式。1 .穿刺法可床旁进行,优点是切口小、快速,缺点是盲插损伤内脏或血管的风险较大。目前,借助超声或X线透视引导下的Seidinger技术穿刺法置管,安全性和成功率已得到很大提高。2 .腹腔镜置管其优势在于可在直视下将导管末端置入正确的位置,并可采用网膜固定术减少腹透管与冗余网膜的接触,降低网膜包裹风险,同时可以修补疝气、松解粘连等。不过,腹腔镜手术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往往需由外科医师实施或协助,费用较大,故目前一般适用于预计植管有困难的患者,如肥胖、有复杂腹部手术史、腹腔广泛粘连等,或进行导管功能障碍(如导管移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病 腹膜 透析 技术 指南 2023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