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诊疗规范2023版.docx
《血管性血友病诊疗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性血友病诊疗规范2023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血管性血友病诊疗规范2023版血管性血友病(VOnWi1.Iebranddisease,vWD)是最多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1926年EricVOnWi1.Iebrand首先报道,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但出现临床症状者很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1.1.ebrand因子,vWF)作为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的桥梁及FM1.的载体,在止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VWF发生量或质的改变而导致止血功能缺陷,即称为VWDo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时间延长。本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多数患者为显性遗传,少数为隐性遗传。【病因与发病机制】VWF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短臂末端,vWF由血管内皮细
2、胞和巨核细胞合成,血小板中也含有vWF。正常人血浆中的VWF由不同数量亚单位、分子量变化范围很大的多种多聚体组成。VWF基因异常,使VWF的合成或释放减少、多聚体形成障碍或出现VWF质的异常,导致VWD的发生。在止血过程中,血小板通过GP1.b与VWF结合黏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血小板活化后GPnbZHa与VWF结合,最终形成血小板血栓;VWF作为瑞斯托霉素辅因子,加速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VWF含量减少或与GPIb相互作用处分子结构改变,将影响血小板黏附于受损血管,出血时间延长。VWF作为FVm的载体稳定FW:C间接影响凝血过程。VWF含量减少或与FVn结合处分子结构改变将导致FW:C灭
3、活加速,出现二期止血障碍。【临床表现】本病的出血倾向差异很大,随年龄增长出血症状可减轻。出血多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拔牙及创伤后过度出血也常见,亦可有消化道出血、血尿等。临床上将VWD分为三型:1型约占VWD的75%,VWF多聚体的结构和功能正常但浓度降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有轻到中度出血症状。2型VWF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分为四型:2A型高分子量VWF多聚体缺失且与血小板结合能力明显降低,约占2型的75%;2B型与血小板GPIb结合明显增加,约占2型的20%,此型VWF可自发地或在低浓度瑞斯托霉素时与血小板结合,高分子多聚体分布正常但消耗性减少;2M型与血小板GPIb亲和力降低,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管性 血友病 诊疗 规范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