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县城镇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
《2023年区县城镇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区县城镇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关于印发XX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三年推进总体方案(20222023年)的通知(XX办发(2023) XX号) 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一)全面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快城镇污水处理 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和现状污水管网结构性、功能性问题整治,积极 推广再生水利用和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到2023年底,城市(含县 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所有建制镇具备 污水处理能力;城市(含县城)雨污混接、污水管网脱节、破裂、结垢 等结构性与功能性问题治理及建制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取得显著成 效
2、,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中心城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 生化需氧量(BOD)浓度平均达每升105毫克,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5%, 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平均每升达120毫克, 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85%;水环境敏感区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 提升。(二)健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 类处理系统。20XX年底前完成XX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扩能建设工作。 加快推进XX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内的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工作, 加快厨余垃圾和垃圾分类收转运体系建设,推进垃圾处理设施信息化 监管平台升级改造,推动建设运营深度融合。到2023年底,力争全 市生活垃圾焚
3、烧处理能力占比达85%以上,中心城区和县城的餐厨垃 圾得到集中处理;中心城区和撤县设区、撤县设市的区县基本建成生 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99. 5%以上, 乡镇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处 理设施信息化监管水平明显提升。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任务(一)科学编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到2023 年底前,要充分结合本辖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状况及存在 的问题,因地制宜编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优化完善城镇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布局,科学确定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4、建设规模,选用低成本、 低能耗、易维护、易管护的污水处理工艺。进一步修订完善城镇生活 污水配套管网规划,加快推进城乡接合部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作。(二)着力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对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水 环境水生态脆弱、水体污染存在进一步恶化趋势的城镇要加快建设污 水处理设施,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对落后、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污 水处理工艺,要加快改造升级;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要加快工艺 调试,尽早实现达标运行。(三)全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市政排水管 网排查检测工作,中心城区要立即开展市政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建立 市政排水管网定期排查检测制度,到2023年底要建立市政排水管
5、网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各县积极开展市政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并建立市 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各区县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排水专项规 划,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确定排水管网建设规模。加快城中村、老旧城 区、城乡接合部等城市“空白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结合实际情况 科学制定城镇排水病害管网改造修复计划,并根据轻重缓急组织实施。 科学组织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及时开展进水生化需氧量 (BOD)浓度低于100毫克每升的城市生活污水厂服务片区管网系统化 整治。XX区要持续巩固XX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全力做好“长治久清” 工作。(四)着力做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城镇生 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工作,
6、通过合理增设调蓄设施、增加处理工艺段、 增加人工湿地和尾水资源化利用等措施进行污水处理低成本改造。已 经完成提标改造的污水处理设施要加强运维管护,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岷江、沱江流域处理规模每日大于1000吨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 水水质严格执行XX省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他城镇结合生 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排放标准。(五)着力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能力。本着经济和地方产业特 点,合理规划建设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积极推广污泥垃圾协同处置, 促进污泥资源化利用,逐步降低填埋处置所占比重。各区县城镇污水 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原则上应统一处理处置。加大非正规污泥
7、堆放点 和污泥处理处置单位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坚决查处污泥非法转移、堆 放、倾倒、处置等违法行为。(六)强化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坚持“就近处理、循环利 用”原则,因地制宜确定再生水用途、规模和布局,加快推进再生水 利用设施建设,鼓励城市杂用、工业生产、景观用水、河道补水等方 面优先使用再生水。(七)加快建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监管体系。严格按照XX省污 水处理设施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导则要求,加快推进XX市污水处 理设施运行监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省、市、区县各级监管平台互联 互通。(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一体化。积极推行生活污水 处理厂、管网与河湖水体联动的“厂一网一河(湖)” 一体专
8、业化运行 维护机制,优先实行“厂一网”一体化运行。各区县建制镇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应按照“以城带镇”的方式,纳入城镇一体化运营管理,提 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废(污)水接入管理制度,严禁处理不达标的 废(污)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加强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 管理。三、城乡生活垃圾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任务(一)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区域统筹、共建共享、城乡一体”原则,根据XX省城乡生 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和关于印发XX市 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府办函(2023) XX号) 要求,全面摸清生活垃圾产生的种类、数量及区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区县 城镇 垃圾 生活 污水处理 设施 建设 工作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