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docx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名词解释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3)地窟典.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4)强曲.震源在地表的投影;(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6)庭血发生地震的地方;(7)翘迎工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10)律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11)沙土液化J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
2、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力急剧上升,造成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1“液化”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12)结构的地二,反应地震引起的结构运动;(13)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度、速度等;(14)地震系强J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15)动力.晶粒*质点体系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16)地窗影响至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17遥型为解法一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
3、18)基本观JE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19)设仙盔皿我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20)罕遇烈度O年期限内相应的超越概率2%3%,即大震烈度的地震。(21)设防烈gj(22)多道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24)鞭梢效(2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26)重力荷载代表值:建筑抗震设计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27)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
4、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28)轴珀七一名义轴向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比;(29)强杜丽梁.使框架结构塑性较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30)去结构部件T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2、填空题L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ft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2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3.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4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5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6 .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7 .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8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
5、要相差(32)倍之多。9 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10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IL设计地震分组共分(3)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12 .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13 .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14 .而波分为(瑞*)和(乐甫波)。15 .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16 .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
6、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17 .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18 .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19 .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20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21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22 .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23 .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和(设
7、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关系。24 .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及(抗震结构体系)。25 .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26 .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采用(D值法)和(反弯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27 .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28 .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总体机制)。29 .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刚接)节点。30 .结构的变形缝有(伸缩缝)、(温度缝)和(沉降缝)。31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抗震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结构 抗震 设计 复习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