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思路.docx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思路.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思路一、建设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与区域优势产业集群高度融合的高水平专业群,深化“三教”改革,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合教育课程群,构建开放共享教学平台,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升专创教育和技能大赛竞技水平,深化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双精准”人才培养模式,在绿色化工、宜居建筑、扶农电商、智能装备制造、文旅康养、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示范性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面向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至2025年,建成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4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由14
2、个增加至25个、订单培养由106个增加至129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5个增加至45个,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200项,为成为社会服务贡献度高、社会满意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的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打下坚实基础。二、建设思路围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建设任务,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工程,聚焦石油化工、建筑、农产品服务业的产业高端,重点打造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3个高水平专业群,辐射带动其他3个专业群协同发展;深化“大思政铸魂,职业标准培能,五育并举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结合育训融合、德技融合、赛教融合
3、、专创融合等方式,建设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合教育课程体系;推进中高本协同培养,深化“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学分认定与转换改革、开展“学分银行”试点,拓宽人才培养通道。三、建设举措(一)深化“大思政铸魂,职业标准培能,五育并举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一围绕绿色化工和氢能、港口物流、文化旅游、大健康、建筑业和现代农业六大优势产业,聚焦聚焦石油化工、建筑、农产品服务业的产业高端,重点打造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辐射带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等其他3
4、个专业群的建设。根据岗位群特点和职业标准,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产业链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重新建设、调整实训基地,搭建共享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平台,探索案例教学、项目导向、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打造结构合理、德技双磬的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一一推进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开拓与其它世界500强企业、行业标杆企业的深度合作,深化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共建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模式,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不断融合产业高端的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一一实施技术
5、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工程。推进育训融合、德技融合、赛教融合和专创融合。一是将培育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素养与培训融合,实施“1+X”证书制度;二是将育德和修技融入人才培养专业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围绕德技并修的目标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新时代美育实施方案和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美育教育、劳动教育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三是坚持赛教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大力推进技能竞赛制度化建设,构建以校级技能竞赛为基础,市级技能竞赛为驱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为引
6、领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实现学校全覆盖、专业全覆盖、学生全覆盖、专业教师全覆盖的“五覆盖”良好局面,每年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获奖50项以上,并逐年提升;四是以经济转型升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为契机,探索基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创融合)的创新型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体系,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构成的“三教育一实践”专创教育体系,优化专创教育课程建设,增设全校性专创教育必修课2门,筹建校级专创园1个,整合系部专创空间6个,夯实“学生专创工作室、系部专创中心、学校专创园”院系联动的专创平台建设,培育40项专创项目,打造专创品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型创新创业
7、能力,以支撑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要求。一一深化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改革,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传播机制。发挥“大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和作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并转化为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和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素材;开发课程思政资源,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凝聚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等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打造符合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创新团队,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程,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 技能 人才培养 高地 建设 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