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主讲人马联香.docx
《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主讲人马联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主讲人马联香.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主讲人:马联香教材分析:本次知识点出自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一一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归园田居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这首古诗的学习,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学情分析:高一新生在学习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已经具备了一
2、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而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却不够深入。本知识点的讲解是在学生已经对比分析了诗人形象之后。教学目标:把握人物现象,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形成对生命的思考。教学过程:一.导入: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这是中国古代文人谈论不休的话题,屈原心忧楚国,却被迫浪迹江湖,徘徊于庙堂之外;文天祥身陷敌营,心如磁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我们听到苏轼高唱“西北望,射天狼,我们也听到苏轼低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无论哪种生活态度或人生理想,都是诗意的表达。今天我们走进魏晋时期,聆听曹操与陶渊明的声音,诵读他们的诗歌,体会他们对生命的表达。二.重读诗歌,回顾诗人形象1、教师带领学生结合诗句回顾总结诗人形象
3、(以表格形式呈现)2、回顾:同为魏晋诗歌,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曹操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苦短的哀叹,求贤若渴、渴建功立业的雄心。陶渊明在诗中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3、思考:曹操和陶渊明,这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总结。)曹操一生,我们且不论其奸雄还是能臣,他诗歌中呈现给我们的,始终是一种老骥伏杨的壮志,烈士暮年的壮心。作为一代豪杰,他在短歌行里流露的是求贤若渴,是立业建功,是大丈夫立于世当奋勇向前不负此生。这在一部分程度上也切合了儒家思想中的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儒家思想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歌行 归园田居 第三 单元 生命 诗意 园田 对比 阅读 汉魏 时期 价值 思考 表达 主讲 人马

链接地址:https://www.1wenmi.com/doc/28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