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2型糖尿病的肠道菌群新靶点.docx
《防治2型糖尿病的肠道菌群新靶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2型糖尿病的肠道菌群新靶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项目名称:防治2型糖尿病的肠道菌群新靶点所属领域:05与人体研究有关的生物学、医学、药学合作单位(排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和泗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项目简介(严格限500字以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人类健康最重大的威胁之一,研究其发病机制、寻找新的防治靶点和发展新的防治手段,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结构失调,特别是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的减少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是,依然缺乏因果关系的证据和分子机制的证明,限制了其临床转化
2、应用。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张晨虹和彭永德领导的国际化多学科研究团队,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合菌株水平的肠道元基因组数据的深度挖掘,发现高膳食纤维在患者肠道中通过富集一组特定的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泌,升高胰岛素,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这组短链脂肪酸产生菌作为一个“生态功能群”通过改变肠道环境,压低有害菌,进一步改善胰岛素分泌及其受体的敏感性。该研究找到了重建健康肠道菌群的关键功能菌,以此为靶点进行个性化营养干预可以成为控制2型糖尿病的新的有效手段。与该成果有关的论文于2018年发表在Science、GenomeMedicine和FrontiersinMicrobiolo
3、gy等杂志。该研究不仅在复杂的肠道生态系统中找到了防控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而且为证明人体肠道关键功能菌与其他慢性疾病的因果关系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思路和分析方法。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简介:赵立平,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特聘教授,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与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营养系统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生物科学与环境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埃弗里芬腾应用微生物学讲席教授。2009年度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62012担任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ISME)常务理事。JOUmalOfMolecularMedicine,FEMSMicr
4、obiologyEcology,MicrobialBiotechnology等国际刊物编委;ISMEJoUmal(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的资深编辑。2014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他领导的团队是国际知名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小组,在复杂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技术和统计计算方法、结构与功能相关性等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特别在肠道菌群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研究中,在国际上最早建立了元基因组、代谢组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在菌株水平研究肠道菌群对宿主健康影响的方法;最先报道了膳食结构是决定肠道菌群结构的主要因素;报道了首例可引起肥胖的人体肠道条件致病菌;通过药物或膳食干预肠道菌群获得了对遗传性肥胖
5、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显著治疗效果。团队承担国家级项目16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863计划等),市级及国际合作项目5项,产学研结合项目4项(8155万)。在SciencePNAS、ISMEJournal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ReviewsMicrobi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申请国内专利14项(3项授权,4项PCT),美国专利5项(2项授权)。应邀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大会、国际人类微生物组大会、国际糖尿病技术大会、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营养如何通过改变菌群从而影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如何挖掘、
6、利用中国传统养生食材和中医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调理菌群结构进行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美国科学周刊曾对他的研究工作做过专题报道(SCienCe336:1248),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2015-2017年均入选ELSEVo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张晨虹,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毕业,2011年2013年在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做博士后。2013年回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在肠道菌群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关系的领域进行了近10年的研究,遵循科赫法则的微生物病原学逻辑框架和生态学原理,采用多变量统计学整合分析元基因组学、代谢组学数
7、据,为建立系统识别影响肥胖、2型糖尿病乃至衰老的关键肠道细菌的研究策略做出重要贡献;在认识肠道菌群在以低水平、全身性的慢性炎症为重要病理条件的代谢性疾病和衰老中的作用机制,找到代谢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贡献的关键细菌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并且在临床上对通过营养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显著进展。这些原创性发现为中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做出了贡献。博士论文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入选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在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863项目等科研课题中承担重要工作。发表SCI论文30篇多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
8、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杂志Science、NaturecommunicationsISMEJournal等发表论文14篇,SCI他引总次数944次。彭永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糖尿病研究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学内分泌专业博士(2000),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医学院IWK健康中心博士后(2002-2003)o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上海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中华糖尿病协会等多处兼任职务,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新技术评审专家。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年,国内率先建立了胰岛细胞抗体(ICA)酶标检测方法。已承担或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基金课题20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治 糖尿病 肠道 菌群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