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健康管理(全文).docx
《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健康管理(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健康管理(全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健康管理(全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长期终生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目前全球患者已达6亿人次,我国约有9990万人,60岁人群患病率高达27%。研究显示,轻中度气流受限和无症状或症状隐匿的患者多数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与居民联系紧密,医疗环境友好,有利于进行包括早期干预、用药及生活方式指导、营养及康复治疗等在内的一系列长期规范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指出,慢阻肺的预防、高危/疑似患者的识别、筛查、患者教育、康复治疗和长期随访等任务应交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双向转诊;终末期患者可以在社区医院及医养结
2、合的家庭病床治疗。社区全科医生关注并长期规范疾病管理、康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活动耐力,改善临床症状及急性发作,获得良好的成本效益。因此,有必要完善更加规范合理的慢阻肺社区管理。本文通过阐述目前国内外慢阻肺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与挑战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我国慢阻肺健康管理水平以及慢阻肺患者生命质量。一、我国慢阻肺社区健康管理现状1.慢阻肺相关卫生政策2009年我国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包含慢性病患者在内的重点人群提供免费自愿的基本服务;根据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目前人均服务补贴经费已增加至79元。2014年,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
3、养监测工作方案(试行)指出,要掌握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居民慢阻W的患病或发病现况,并抽取125个点开展监测试点。自此,慢呦市逐渐开始得到了国家的重视。2017年,慢阻肺分级诊疗技术方案颁布,明确了其分级诊疗的重点任务和服务流程,慢阻肺成为第二批纳入分级诊疗的试点疾病;同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提高40岁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测率、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干预、积极推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级诊疗等策略措施,将慢阻肺的监测纳入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开展慢阻肺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的常规监测;同年,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和基层司的指导下,由中国健康
4、促进与教育协会、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卫生计生委远程医疗培训管理中心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协办的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项目正式开展。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印发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成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进一步聚焦防控环节。2020年,国家发布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基层应在三级医院引导和指导下共同建立医联体和远程医疗系统,建立患者信息、教育与管理系统,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同年,中央抗疫国债疾控类项目(简称国债项目)管理工作方案发布实施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国家首次拨
5、款10亿元,为50%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肺功能仪。国债项目使慢戚市的筛查有了物质基础和人才储备,为基层搭建国家级学习平台,提升了基层呼吸知识水平。2021年7月,财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预算的通知,将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新增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项目的工作任务之一,在全国160个区县对80万人开展慢阻肺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其中40%项目区县为前期参加幸福呼吸项目的地区。2 .社区医务人员的慢B班市防治水平:慢阻肺的防控与基层防治能力直接相关,但目前我国社区医务人员慢阻肺防治水平不足,尤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佳。一项纳入了960名基层医生的研究表明
6、,基层医生的慢阻肺疾病知识掌握尚存在不足,年龄大、文化程度/职称低、未参与培训等因素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陕西省一项研究回收了1IoO份基层医生包括疾病特征、流行病学、诊治和管理等在内的慢阻肺认知水平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基层医生知识来源于指南者少、肺功能检查比例低、对疾病严重度分级知识掌握情况差。由此可见我国社区医务人员的慢阻肺防治水平亟待提高。3 .社区人群的疾病认知及健康教育现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可以提高筛查及诊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慢性病防控;然而我国社区人群对慢阻肺的知晓和认知情况仍不容乐观。20142015年一项对我国40岁人群的调查显示,慢阻肺这一名称知晓率仅9.2%,肺功能检
7、查的知晓率仅为3.6%;2019年福建省的类似调查研究中,二者分别为6.1%和2.6%o辽宁一项纳入3289名居民的调查显示,当地人群对慢阻肺高危因素不了解的占比高达97.7%;同时存在稳定期正规药物治疗执行不力,联合用药治疗知晓差、健康讲座参与少、慢阻肺治疗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疾病控制满意度仅为20.4%o可见加强对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疾病认知刻不容缓。4 .社区慢阻肺早期筛查及诊断:早期筛查并诊断慢阻肺可以尽早开始对患者干预,缓解其肺功能丧失并减轻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结果不仅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同时也是给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幸福呼吸
8、项目调查显示,肺功能检查操作相对复杂且设备成本较高,普及率低,一级医院配备率仅15%;且基层医生对肺功能检查的认知水平低、缺乏技术操作的继续教育和应用指导、对慢阻肺症状及诊断方面的能力相对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缺乏高文化程度、高职称的人才,而大量慢阻肺患者在县级或基层医院就诊,因此,提高肺功能检查仪器普及率及使用率和基层医师的诊疗能力至关重要。5 .慢阻肺患者的社区治疗:我国慢阻肺治疗率低、治疗过程不规范。一方面,患者对慢阻肺治疗的认知有缺陷,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一项收集1698份问卷的多中心研究显示,59.1%的患者对慢阻肺的治疗目标仅为减轻症状,22.6%的患者认为慢阻肺不需要长期规律治疗家中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慢性 阻塞 疾病 社区 健康 管理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