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入门第四章移动通信的编码技术.pptx
《移动通信入门第四章移动通信的编码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入门第四章移动通信的编码技术.ppt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四章 移动通信的移动通信的编码技术编码技术目录4.3 交织技术34.2 差错控制编码24.1 信源编码14.1信源编码在发送端,把经过采样和量化后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脉冲信号的过程,称为信源编码。信源编码主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第二是实现数据压缩。信源编码通常分为三类: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其中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是两种基本类型,混合编码是前两者的衍生物。(1)波形编码 波形编码技术直接对语音波形采样、量化,并用二进制码表示。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DM是波形编码的代表。优点:具有很宽范围的语音特性,对各类模拟话音波形信号进行编码均可达到很好的效果;抗干扰能
2、力强,具有优良的的话音质量;技术成熟、复杂度不高;费用适中。缺点:编码速率要求高,一般要求在1664kbit/s之间,所占用的频带较宽,只适用于有线通信系统中。4.1信源编码(2)参数编码 是以发音机制的模型作为基础,用一套模拟声带频谱特性的滤波器系数和若干声源参数来描述这个模型,在发送端从模拟语音信号中提取各个特征参数并进行量化编码。包括线性预测编码(LPC)及各种改进型。目前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编码技术大多采用这种类型技术为基础。 优点:由于只需传输话音特征参量,因而语音编码速率可以很低,一般在24.8kbit/s之间,并且对话音可懂度没有多少影响。缺点是:话音有明显的失真,并且对噪声较为敏
3、感,话音质量一般,不能满足商用话音质量的要求。(3)混合编码 将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结合起来,力图保持波形编码话音的高质量与参数编码的低速率。目前移动通信中使用的混合编码包括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RPE-LTP)和应用于IS-95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特点是:数字语音信号中既包括若干话音特征参量又包括部分波形编码信息,因而综合了参数编码和质量波形编码各自的优点。4.2差错控制编码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干扰的影响,码元波形将破坏,接收端收到后可能发生错误判决。为此,在传送数字信号时,往往要进行各种编码。通常把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的方法称为差
4、错控制编码,也叫纠错编码。从差错控制的角度看,按照加性干扰引起的错码分布规律的不同,可把信道分为三类:随机信道、突发信道和混合信道。恒参高斯白噪声信道是典型的随机信道,其中差错的出现是随机的,而且错误之间是统计独立的。具有脉冲干扰的信道是典型的突发信道,错误是成串成群出现的,即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错误。短波信道和对流层散射信道是混合信道的典型例子,随机错误和成串错误都占有相当比例。对于不同类型的信道,应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方式。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有3种:检错重发(ARQ)、前向纠错(FEC)和混合纠错(HEC)。4.2差错控制编码1检错重发方式检错重发方式 检错重发又称自动请求重传方式(ARQ,A
5、utomatic Repeat Qequest),由发端送出能够发现错误的码,由收端判决传输中有无错误产生,如果发现错误,则通过反向信道把这一判决结果反馈给发端,然后,发端把收端认为错误的信息再次重发,从而达到正确传输的目的。其特点是需要反向信道,译码设备简单,对突发错误和信道干扰较严重时有效,但实时性差,主要在计算机数据通信中得到应用。2前向纠错方式前向纠错方式 前向纠错方式记作FEC(Forword Error-Correction)。发端发送能够纠正错误的码,收端收到码后自动地纠正传输中的错误。其特点是单向传输,实时性好,但译码设备较复杂。4.2差错控制编码3混合纠错方式混合纠错方式 混
6、合纠错方式记作HEC(Hybrid Error-Correction)是FEC和ARQ方式的结合。发端发送具有自动纠错同时又具有检错能力的码。收端收到后,检查差错情况,如果错误在码的纠错能力范围以内,则自动纠错,如果超过了码的能力,但能检测出来,则经过反馈信道请求发端重发。这种方式具有自动纠错和检错重发的优点,可达到较低的误码率,因此,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包括:线性分组码,卷积码,循环码,Turbo码和LDPC码。4.2差错控制编码线性线性分组码分组码线性分组码是信道编码中最基本的一类码。在线性分组码中,监督码元仅与所在码组中的信息码元有关,且两者之间是通过预定的
7、线性关系联系起来的。线性分组码中的分组是指编译码过程是按分组进行的,编码的过程是先把要传送的信息每k位分为一组,每隔一单位时间给编码器送入一个信息组,编码器按照预定的线性规则,把信息码组变换成n重(nk)码字。这种信息位长为k,码长为n的线性分组码,记为(n,k),用=k/n表示码字中信息位所占的比重,称为编码效率,简称码率。码率反映了该码的信道利用率。通常定义码组中非零码元的数目为码的重量,简称码重。把两个码组中对应码位上具有不同二进制码元的位数定义为两码组的距离,称为汉明(Hamming)距离,简称码距。码组集中任意两个码字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码的最小距离,用D0表示。例如11000与10
8、011之间的距离D0=3。最小码距是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衡量码检错、纠错能力的依据。4.2差错控制编码线性线性分组码分组码线性分组码是信道编码中最基本的一类码。在线性分组码中,监督码元仅与所在码组中的信息码元有关,且两者之间是通过预定的线性关系联系起来的。线性分组码中的分组是指编译码过程是按分组进行的,编码的过程是先把要传送的信息每k位分为一组,每隔一单位时间给编码器送入一个信息组,编码器按照预定的线性规则,把信息码组变换成n重(nk)码字。这种信息位长为k,码长为n的线性分组码,记为(n,k),用=k/n表示码字中信息位所占的比重,称为编码效率,简称码率。码率反映了该码的信道利用率。通常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入门 第四 编码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