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小石潭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第10课《小石潭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小石潭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10课小石潭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0小石潭记设计说明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出行、游览对小石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教读本文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语言背后的情感,然后通过诵读技巧体现自己对情感的理解、重点揣摩情感蕴含丰富的词语教学目标1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 .把握作品作为典型游记的特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变化。3 .加强对课文的诵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重点难点1.把握作品作为典型游记的特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变化Q2 .加强对课
2、文的诵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朗读课文,了解柳宗元的写作风格和本文的写作背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切景语皆情语J透过作者优美的景物描写,我们能发现他内心的隐秘世界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柳宗元的这篇写景记游的散文小石潭记,品一品柳宗元在无情的山水间所寄寓的情感。(板书文题、作者)二、预习检查1.给下列字注音。篁(huGng)竹清冽(Ii6)(yi)然俶(Cht)尔悄怆(chung)幽邃(su1)琬I环(Pei)龚(g6ng)恕(Sh1)2.解释文言词语。(D伐(砍伐)竹取(文中指开辟)(2)水尤(格外)清冽(清凉)(3)蒙(蒙盖)络
3、(缠绕)摇级(摇曳牵连)(4)参差(参差不齐)披拂(随风飘拂)(5)俶尔(忽然)远逝(6)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那样蜿蜒前行)(7)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交错不齐)3 .翻译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有什么依的。(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蜓前行,时隐时现。4 .文学常识填空。本文是一篇游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朝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秀丽的地方,并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即国典文学文史上有名的“永州八记”。柳宗元
4、一生留诗文作品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5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原文语句回答)明确: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琼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6 .作者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中又有哪些景物使作者感受到了愉悦明确:水、石、树、鱼、源、岸。水声、游鱼Q三、走进文本1 .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二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因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所以后人合称二人为“韩柳二柳宗元参加过永贞革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石潭记 10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