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讲座第四期.docx
《健康教育讲座第四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讲座第四期.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四期2022年7月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主题:组织者: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农村居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人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份活动内容:活动总结评价: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口印刷材料影音材料口签到表其他材料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填表时间:年月日通知村委会村民: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野生菌安全食用注意事项,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决定举办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时间:2022年7月日14:00-15:30地点:村委会会议室讲座内容: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知识讲座授课人:参加人员:村委
2、会全体村民。卫生所2022年7月日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健康菌子上市的时节,泛博村民要有自我甄别菌类的意识,千万不要吃自己不熟悉的菌子。普通的毒菌都有几个特点:一是外形长的比较明艳,通俗点说就是看上去比较漂亮。二是外形就像雨伞一样比较规则,看上去比较好看。三是有毒的菌子基本菌脚上都有图案,有点像裙子上的裙边。四是像这些有毒的菌子,破损掉或者掰开会有浆流出来。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菌子,千万不要采集食用。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普通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明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普通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滋味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
3、方面加以识别:(一)观外形。普通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明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者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二)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三)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者褐色。(四)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二、野生菌加工要求及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的事项(一)不要采或者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特别是颜色明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采来或者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教育 讲座 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