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docx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报告一、侬东坡赤壁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城区西北部,是长江边的一块丹霞石,在两 汉时名赤壁、赤岸,俗称赤鼻山。元明时期,因地方行政名称,人们习惯以“黄 州赤壁”称之。清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景仰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经谪居 黄州,改名“东坡赤壁”。东坡赤壁的楼台亭阁始建于西晋,迄今1700余年。赤壁历经四次战火,建 筑物屡毁屡建,现存的古建造大多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占地3.67公 顷,随地势高低布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东高西低,挨次为:栖霞楼、问 鹤亭、涵晖楼、挹爽楼(含碑阁)、留仙阁、二赋堂、石字藏、酹江亭、坡仙亭、 睡仙亭、放龟亭。这些古建造皆以院落、景门相连,
2、巧嵌于红色的峭壁石矶之 上,建造纤巧空灵,转折变化于咫尺之间,与地形浑然一体,形成一步一景, 引人入胜,极富山水楼阁之胜。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长达四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不仅创作了诗、 词、文、赋数百篇,而且还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如赤壁赋、黄州寒食 诗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月梅图等。这些作品在明、清时被人摹刻 成碑,镶嵌在东坡赤壁的楼台亭阁之中。此外。苏轼贬谪惠州时创作的佛寿 图以及晚年书写的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行香子清夜无尘等书 画作品也被明清人士摹刻成碑,也完好地保留在赤壁。据统计东坡赤壁有苏轼 书画碑刻139块,居古今名人个人书画碑刻之冠;特殊值得指出的是清代著名 书法家、鉴赏家
3、杨守敬亲自选刻的126块景苏园帖石刻,是数量最多、文 物真实性最高,质量最好、书体最完备的苏轼墨迹石刻,全国罕见。除苏轼的书画作品之外,东坡赤壁内现保存有北宋人黄庭坚,元代赵孟 明代董其昌、郭凤仪,清代康熙皇帝、李鸿章、刘墉、叶志诜、刘维桢、程之 桢、杨寿昌、杨守敬,民国徐世昌、程明超、李开铳、萧耀南、范之杰等人的 书画碑刻。这些碑刻刻功细腻,笔力雄健,气度恢宏,是极其珍贵的艺术珍品。二、历史沿革东坡赤壁原名赤壁、赤岸,因其山色赭赤、陡峭如壁而得名。又因赤壁矶 头断岸临江、状若悬鼻,俗名赤鼻山。早在二千年前,赤壁就以其独特的地理 地貌为世人称道,并载入汉人枚乘的七发与桑钦的水经之中。赤壁最早的
4、建造是西晋初年的龙骤将军蒯恩为记念三国赤壁大战,在赤壁 山的南端建造的“横江馆”。从此,素以自然景观闻名于世的赤壁成为骚人墨客 登临凭吊的遨游胜地。隋唐时代,赤壁之上的建造物日益增多,其中最为知名者,是唐人刘胤之 筑建的四望亭与无名氏修筑的月波楼、涵晖楼。北宋咸平元年(998年),大文学家王禹偶贬为黄州刺史,他在黄州城西北 隅的子城上增建了两间小竹楼,并为此写下了黄冈新建小竹楼记(简称竹 楼记)。楼以文传,本来很简陋的两间小竹楼,成为了黄州赤壁之上著名的名胜,2022年,国务院发布东坡赤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1、历史价值苏轼谪居黄州是其人生价值观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赤壁是激励苏轼文学
5、艺术创作灵感的风水宝地,具有很高的情感价值与历史记念意义。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有“旷古奇才”的美誉。他博学多才, 雄视百代,无论是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都有很高的造诣,为后世留下了 极其珍贵的文学、艺术遗产。苏轼在黄州,其文学创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谪居四年,他创作词约 六十六首,诗二百多首,赋三篇,文一百七十多篇(含小品),写了书信约二百 八十多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说,苏轼这一时期的作品是其创作的 最高峰。其中,以赤壁为题材的二赋一词,千古传颂,是其代表作。东坡赤壁各建造内还嵌藏有历代名人二百三十余块碑刻,上自明代下至民 国,其中不少是海内外孤本,内容涉及东汉末年以
6、来的文学、历史、地理、宗 教等诸多方面,这些碑刻所记载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2、艺术价值东坡赤壁碑阁墙壁上镶嵌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书法鉴赏家杨守敬亲自选刻 的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墨迹石刻一一景苏园帖。该套石刻集苏轼 书法艺术之大成,共126块,是数量最多、文物真实性最高,质量最好、书体 最完备的苏轼墨迹石刻。国内外学者研究一致认为,全套石刻“皆流传有绪之 一跃而成为当时赤壁之上的四大名楼之一。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一场战火将赤壁之上的所有楼台亭阁化为灰烬, 历时千年的古代建造物及历代留存的书画碑刻荡然无存。其后元、明、清三代都进行过重修,但又屡次毁于战火。清代康熙初年,黄州知府
7、“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重修赤壁,建屋宇将苏 东坡先后赤壁赋刻于堂中,取名“二赋堂”,时隔50年,黄州知府郭朝祚 再次扩建赤壁,因景仰苏轼的宏才馨德,始将“东坡”二字冠于赤壁之上,“东 坡赤壁”自此取代了 “黄州赤壁”,流传千古。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冈人刘维桢出巨资重修赤壁,依郭朝祚旧例, 仍将门额题为“东坡赤壁”,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见的赤壁景物。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杨寿昌出资,礼聘杨守敬亲自选刻的苏轼墨迹 景苏园帖石刻126块,不久杨寿昌辞官归田,又因家境艰难,便将景苏 园帖石刻126块抵押给当铺,不久这批石刻便杳无音信。民国十四年(1925年),湖北总督萧耀南捐资修葺赤壁,新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物保护 工程 勘察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