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护班会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四(3)曹立云.教学内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意识。.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溺水安全相关知识,感悟生命的可贵。2、培养学生养成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习惯,掌握溺水救护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溺水安全自救与预防措施。.难点:溺水安全自救方法的指导。.教学准备:采集有关溺水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一、老师谈话引入(展示幻灯片)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溺水安全知识。我们是七年级的中学生了,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翼。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 充满生机的新一代。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
2、,游泳,是广 大少年爱慕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 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调查报告: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国 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 去生命。儿童伤害死亡只是伤害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位死亡者暗地里,还有着 上 百儿童因此而终身致残。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 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当儿童溺水时, 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反的伤害。二、活动设计1、老师先展示并分析溺水数据A:据统计
3、我国每年有14460名中小学生在各种意外事故中死亡;大约每月 死亡1200多人;每天死亡39人(相当一个班)的人数。B:溺水死亡人数仍居死亡人数首位,占死亡人数的70%o从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这些溺水死亡的学生大都是在双休日或者放学后 在 溪、河、湖、塘边顽耍或者洗东西时: 不慎掉进水中而造成溺水事故的发 生。特别是随着气候转暖,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还将会逐渐增加,安全形势将 趋于严峻。2、展示统计图,说明溺水事故的严重性。3、惨剧给我们的启示: 6月21日,陕西省紫阳县发生一起5名女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在死亡的5 名学生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惟独7岁。 6月25日,福建省福安市的三名小学生在溪畔
4、游泳时溺水身亡。 6月29日,四川省达州市3名10岁摆布的女学生在水塘顽耍时溺水身 亡。 7月1日,河南省商都市3名女学生在水库游泳时溺水身亡。7月4日,4名16岁摆布的初中生在吉林省松花江游泳,3人溺水身亡, 一人生还。4、展示溺水的相关图片,进一步感染学生。5、溺水后症状及致死原因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温和管充满血性泡 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者呼吸心跳住手。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妨碍呼吸,或者因喉头强烈 痉 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6、发生溺水事件的客观原因是什么?(1)、不小心落入水中。1(2)、水中滑到无法站立或者水中嬉戏难以自
5、控。(3)、准备不充分,急于下水;或者水中逞强,过度疲劳。(4)、蓦地呛水,不会调整;浮具受损沉入水中。(5)、游泳技术没掌握,碰到意外,惊慌失措。(6)、水温过低,产生抽筋现象。(7)、入水方法不当,撞到硬物而意外受伤。(8)、冒险潜水,(由于憋气事件过长,造成心肌缺血或者中枢神经系统 骤停等)。(9)、被溺水者紧抱不放的其他游泳者。(10)、游泳场所的设施不当。(如有激流、旋涡、乱石、暗流、暗礁 等。7、案例探索一:如何预防和应对溺水事故的发生呢?案例点击:案例一:河滩顽耍差点酿险情2004年6月21日,某中学组织师生前往该市近郊河滩进行野炊活动。临近 中午,野炊活动结束,带队老师组织学生
6、结对回校。该校初一学生黄某等三名 女生结伴留在回校的队伍最后,并准备离队偷偷去附近的河里嬉水。此时,该 校的两名高一男生恰好途径此地,及时加以劝阻,并将她们送回学校。事后,据村民反映:该河表面平静,但深浅处相差甚大,河床最深处的水深达45 米。3女生不知险情,如果下水,后果不堪设想。 专家点评:这一事例告诫我们:参加集体活动不要擅自离队,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泊中 游泳,不要到毫无安全防护设施的水边顽耍;如有人在水边顽耍,要及时加以 劝阻。 案例点击:案例二:私游水库断送性命2004年6月13日上午放学后,安徽省某镇初一年级的于某、陈某、顾某3 名学生骑自行车回家,途径水库时,因为天气炎热,便下水游
7、泳。陈某和顾某 脱掉衣服先下水,于某脱衣服慢一些,等他下水时已经看不见陈某和顾某了。 于某顿时紧张起来,急忙上岸,呼喊村里大人来施救。等大人赶到,将两人打 捞上来,他们已经住手呼吸了。 专家点评:这一事例中的2名同学私自到无防护设施的水域游泳酿成为了惨剧。同学 们一定要记住,游泳一定要有家长或者老师带领,而且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否则极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案例点击:案例三:水塘摸鱼溺水身亡2022年6月15日下午三时摆布,宝鸡市某村4名中学生,相约来到村子附 近的一个小水塘,在浅水区摸鱼。此间有1人不小心滑入深水区,在水中挣 扎。另两名同伴见状,不假思索就去搭救。结果,3人在深水中挣扎了一会儿
8、都 沉入水中。剩下1名学生赶紧上岸呼救,大人闻讯赶来,将3人救上岸,其中2 人生还,另1人却永远住手了呼吸。 专家点评:血的教训再一次提醒我们,千万不能私自到河塘中嬉水。一旦发现有人溺 水,应即将大声呼救,寻求大人的匡助,不要轻易下水救人。8、那末如何做好游泳前的准备工作呢?(图片展示)9、发生危(Wei)险后,该如何救援呢?老师谈谈剧情,并由学生扮演小 品,其他同学找错误。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A、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者游泳时间过长,都可 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B、普通处理办法。(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即将住手游泳,即将上岸歇息,并对抽
9、筋部 位进行按摩。(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 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2溺水的急救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通 过图片进一步说明)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会游泳者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 转动他的股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者仰泳拖运法;(通过图片进一步说明)上岸后的急救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 水者救上岸后,要即将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 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阻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 部下垂,或者抱其
10、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者跳动“倒水”动作。恢 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者口对鼻 的 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通过图片进一步说明)具体方法:1、找到两排肋骨的交汇点,中指压在交汇点上,五指并拢,双手交叉按 在胸部,按照每分钟80IOO次按压15次,每次按压的深度在34厘米左 右。、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2次。、按压心脏f人工呼吸,轮流进行4次10、提出倡议:为积极响应学校近日以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系列活 动,创设更安全的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杜绝溺水惨剧的发生,学校提出以下 倡议:(1)对自己负责:树立安全意识,
11、加强自我保护。绝不参预危(wei) 险的戏水 游泳活动,绝不参预没有家长陪同的游泳活动,绝不到危(Wei)险、 目生的河塘游 泳,绝不在河塘边垂钓鱼虾,绝不做危(Wei)险举动,绝对 远离溺水杀手。(2)、对家人负责:如果游泳,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长陪护前提下,到安全 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并要做好相应准备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3)、对学校负责: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安全防范意 识,以血为鉴,引以为戒。学会相关的预防溺水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 于实际,掌握溺水自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对他人负责: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要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 作,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
12、私自外出游泳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劝阻。11.齐读誓辞: 绝不私自下河游泳; 绝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绝不在无家长或者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绝不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顽耍、游泳。12、防溺水安全知识抢答:一、选择题(1)、当发现有人溺水,你该怎么办?A.下水救助B.放手不管C.把竹竿抛给溺水者,电话报警(2)、不小心腿抽筋了,怎么办?A.大声呼救B.用力蹬水C.使劲胡乱向岸上游(3)、将溺水者救上岸因怎么办?A.捉住腿将人倒放B.使劲摇晃C.按压胸部或者人工呼吸二、判断(对的打V ,错的打x)。(1)、失足落水后,放松身体,头部后仰。(2)、有人溺水,即将呼救,就地取材,寻觅棍棒,投
13、向落水者。(3)、溺水者,上岸后,仰卧,按压腹背部。3(4)、游泳时,首先要看有无安全保障。(5)、只要水性好,任何地方都可以游泳。(6)、游泳时,可以先下水适应,不适应再上岸。(7)、当发生溺水时,可以将手臂上举乱扑动。(8)、学生可以潜泳,相互比一比谁潜水的时间更长。(9)、夏天太热,吃完中饭后即将去游泳,消暑解热。(10)、发现火伴溺水,勇敢下水施救。13、总结。反思青少儿童年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翼。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特 别是少年儿童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生存能力,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 题。如今的社会里,车祸、中毒、溺水剥夺了许多珍贵的生命,特别是溺水 最为严重了。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显得非常重要。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惟独一次,所以每一个人都要珍惜生命、 注意安全。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翼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 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