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甘肃省地方标准红玫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标准编制组二O二三年四月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根据甘肃省园林绿化苗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于2020年8月向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制定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本标准文件制定计划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经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列入2020年度第5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计划编号:2020-T-218,项目名称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归口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主要起草单位有: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张掖市景冠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甘州区林业技术中心推广站、临泽县林果业技术推广中
2、心。(二)项目背景和目的意义红刺玫QROSamUItifIoravar.cathayensis蔷薇科蔷薇属野蔷薇类植物。落叶丛生花灌木系野蔷薇的一个变种。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最宜做花坛、花境、道路两旁,可以配植于花架、绿廊、绿亭,也可植于墙垣、山石旁、水池坡岸,或作为地被灌丛,均能形成良好的景观。在城市绿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喜光、耐寒、耐旱、忌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中性或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可采用分株、压条、杆插等进行繁殖。为了提高繁殖系数,实现规模化快繁,我们利用全光照喷雾杆插育苗设施进行嫩枝杆插育苗。本标准文件的制订规范了甘肃红刺玫繁育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为城市园林建
3、设及居民社区、村屯绿化美化起到重要作用。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04年承担由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张掖市园林花卉引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引进、收集园林花卉56种96个品种(品系),在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引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150亩。测定了14种园林花卉的5项耐盐抗寒生理指标,总结出的各品种优化处理组合技术,全光照喷雾嫩枝杆插、温室营养袋杆插育苗、电热温床催根育苗、接穗封蜡嫁接等技术,对园林绿化种苗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09年获张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2019年承担完成了甘肃省林业科技计划项目河西走廊荒漠区观赏花木引种繁育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引种繁育并筛选了适应性强、观赏效果佳的观赏
4、花木品种100多种,建立观赏花木引种试验繁育基地80多亩,推广示范基地30多处,研究总结出观赏花木标准化育苗及配套栽培技术,主要观赏花木耐盐性分析、主要观赏乔木、灌木以及宿根花卉的观赏性状综合评价研究,建立评价模型。2020年获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2020年承担的甘肃省林业科技计划项目张掖市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开展了张掖市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资源调查,明确了张掖市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共153种,分属于41科90属;编制完成了张掖市主要园林植物名录。分析了张掖市城市园林植物区系科、属的构成,确定了优势种,明确了张掖市城市园林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月
5、季、荷兰菊、景天、芍药等6种宿根花卉为景观价值较好的种类,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滞尘能力,为合理筛选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绿化树种提供参考;2021年通过了由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项目验收。在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完成以上项目的过程中,总结了红刺玫育苗的关键技术,旨在进一步推广红刺玫杆插育苗的先进技术,规模化繁育红刺玫,促使红刺玫在林业生产和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编制了本标准文件。(三)主要工作过程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于2018年10月以来,由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张掖市景冠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在红刺玫栽培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来自于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多
6、年来在红刺玫栽培和城镇园林绿化应用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数据,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连续20多年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为本标准制定提供了翔实的实验数据和应用验证资料,为制定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张掖市园林花卉引种繁育基地建设、河西走廊荒漠区观赏花木引种繁育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张掖市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开始收集和总结项目成果,截止2019年12月,编制了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甘肃省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草案),向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提交地方标准红刺玫育苗技术规程相关材
7、料。在标准制定期间,标准起草小组对我院既往完成的课题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凝练和总结,查阅了红刺玫栽培技术方面的大量资料,在广泛搜集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分析整理,结合征求专家意见,参照国内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技术规程。1、成立了标准起草、修改小组。项目组成员12人,其中,由1名研究员为项目负责人,其他成员由1名正高级工程师、1名副研究员、2名工程师、8名助理工程师组成起草小组。2、收集资料。标准编制小组广泛征集和查阅了有关红刺玫育苗和栽培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种苗培育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性标准,分析研究省内外红刺玫栽培的现状、方法和先进技术,为起草本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3、编制草案
8、。根据总结的红刺玫繁育栽培的相关技术成果及试验中的成功经验,深入我省张掖、酒泉、武威、兰州、白银、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市作进一步的红刺玫育苗调查研究,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梳理标准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GB/T1.1-2020,完成了标准草案的起草工作,于2020年3月完成了标准的初稿。为后期标准制定及完善做准备。4、审核立项。通过对初稿的完善,于2020年5月由张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初步审核,并于2020年6月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审核通过,形成修改稿。2020年8月由张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再次审核并上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过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于2020年12月下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刺玫 育苗 技术规程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