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神经介入-股动脉入路并发症的管理(全文).docx
《2023神经介入-股动脉入路并发症的管理(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神经介入-股动脉入路并发症的管理(全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3神经介入-股动脉入路并发症的管理(全文)概述穿刺点并发症是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而且增加了动脉造影后的住院时间。血管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屡及继发于血管夹层、血栓形成或闭合装置故障的急性肢体缺血。有很多患者因素和医源性因素都会增加发生这些并发症的风险。由于介入科医师经常面临这些并发症,因此恰当地选择患者、细致研读手术前影像及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技术都能帮助减少这类问题发生。术前患者评估患者的评估和选择对减少穿刺点并发症很重要。在经皮血管介入开始之前,介入医师应当彻底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详细了解患者提到的症状,因为这些症状可能会提示存在外周血管病(peri
2、pheralvasculardisease,PVD)和血管手术史。外周血管病的症状包括跛行、静息痛和远端缺血性组织缺失。由于外周血管病经常是无症状的,故检查双侧股动脉、胭动脉、胫骨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同等重要,注意脉搏是否缺失、减弱或正常(通常0、1或2个或2个以上1动脉上皮肤有切口的,提示之前做过血管介入,包括动脉旁路移植和内膜切除。此外,股动脉听诊听及杂音时,提示存在狭窄。彻底的体格检查不仅能检出外周血管病,提高动脉入路的精准性,而且为术后检查建立了重要的基线信息。如果股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很可能是腹主动脉、器动脉闭塞性疾病,提示需要进行术前影像学检查次口CT扫描或磁共振(magnetic
3、resonance,MR)血管造影。影像检查结果可能导致选择不同的穿刺点(对侧股动脉、肱动脉或核动脉力肾功能减退的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能有益。如果股动脉搏动正常,但远端搏动减弱或缺失,很可能是股动脉-胴动脉疾病。尽管这不是股动脉入路的禁忌证但是在手术前获得踝-肱指数和(或)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建立恰当的基线信息是很重要的。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穿刺点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都能得到控制。这些因素包括高龄(病变迂曲的血管身材矮小(血管细小女性(血管细小糖尿病(病变的血管钙化肥胖(增加血管至皮肤表面的距离)和出血素质(止血效果差对于这些高危患者群体,需要考虑传统动脉造影以外的其他方法。(一)入路技术股动
4、脉入路是常规的入路,肱动脉入路常用于腹主动脉、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使用股动脉入路的主要优势是血管腔较大(因此降低了血栓性并发症),导管容易导入至主动脉弓各个分支,以及股动脉就在股骨头正上方。第三个特征很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以固定的结构,在股骨头上可以压迫被穿刺的股动脉而止血。股总动脉的位置位于股骨头正上方,这使得其成为很理想的穿刺点。这一穿刺点往往比理想的预期更高,可以很简单地通过触诊腹股沟皮肤褶痕而被发现。触及搏动后,应该透视显示股骨头。麻醉覆盖股骨头下缘的皮肤及围绕股动脉的深部组织。微穿刺针(21G穿刺针,CookInc.zBloomington,IN)以45。角进入股总动脉前壁,
5、穿刺成功后,将0.014in导丝通过穿刺针进入髓动脉系统。通过透视,若导丝位于腰椎左侧并呈搏动性,则确定为动脉入路(导丝若在腰椎右侧,提示可能是静脉入路)。然后将穿刺针换成微穿刺鞘,它允许最大尺寸为标准0.035in的导丝系统通过。保证进入股骨头正上方的股总动脉的备选技术是使用术中多普勒超声检查。这种方法可以辨别股总动脉分叉部,确保穿刺点恰好位于其上方。就预防并发症而言,动脉穿刺的精准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穿刺进入器外动脉有出血风险,因为这时无法对着股骨头压迫止血。穿刺进入近端股深或股浅动脉,由于同样的原因也会有出血风险,而且如果动脉直径较小的话,血栓的发生率较高。在具备这些影像技术和微穿刺
6、针的条件下,笔者更倾向于选择这些技术而不采用双壁穿刺法。双壁穿刺法对于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可能的确是有用的,尤其是当病变累及要被穿刺的动脉前壁时,但对于抗凝患者或可能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不太适合。(二)动脉造影术后操作结束后,笔者推荐经穿刺鞘进行髓动脉造影来评估穿刺血管是否存在夹层(尤其是血管细小或插入导管进入主动脉遇到困难时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确定穿刺点准确的血管造影位置。同侧斜位观有助于显示股总动脉分叉的位置(如右前斜位30。观察右侧股总动脉分叉辨认这一部位的夹层和(或)血栓性并发症是避免术后肢体缺血和任何治疗延误的关键。此外,严重的血管病变提示最好通过人工压迫的方法止血而不是应
7、用闭合装置。笔者的经验表明在严重病变的血管,闭合装置往往释放得都不好。并发症的管理与任何手术一样,对并发症的迅速认识和治疗对降低手术致残率和死亡率极其重要。穿刺点的并发症可以是出血性的,也可以是缺血性的,可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源性并发症和肢体缺血或截肢。可出现在术后即刻或延迟出现(术后数小时到几天I(一)出血/血肿1 .诊断动脉穿刺点止血不充分可导致动脉出血和随后的血肿形成。尽管诊断通常根据体检做出,但是高位动脉穿刺点出血(如解外动脉)可以逆行发展至后腹膜腔,直到患者发生失血性低血压时才被发觉。在这种情况下,腹部和盆腔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2 .治疗当意识到动脉穿刺点出血时,直接压迫止血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神经 介入 动脉 并发症 管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