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保健.docx
《中医饮食保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饮食保健.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饮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是一种科学的卫生保健方法,它以中医理论作指导,有长期实践为依据,是广大劳动人民健身长寿的经验积累。食物保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千百年来,中医学家和民间养生家不断发展并完善中医饮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这里将要奉献给你的,仅是从中摘取的几朵奇早餐一一粥疗粥,是东方餐桌上的主食之一,它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四季均可,老少咸宜,被历代养生家奉为养生、治病的良剂。用粥治病的历史恐柏得追溯到东汉时期。那时有位叫张仲景的长沙太守,颇通医理,他写了一本叫做伤寒杂病论的书。在书中所列第一个方剂一桂枝汤的服法里,他记载服药后喝粥以增强疗效。古人称粥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历代有不少人真为它吟诗填词呢
2、,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陆游,足见他们对粥的偏爱。这里辑录一首粥疗歌,让它成为你应用粥疗的参谋。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要得皮肤好,米粥煮红枣;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欲增血,花生衣煮饭;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要治口臭症,荔枝与粥炖;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口渴心烦燥,粥加密猴桃;防治足气病,米糠煮粥炖;头昏多汗症,煮粥加以仁;便拗卜中气,藕粥很相宜;夏今防中暑,荷叶同粥煮;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鱼腥草煮粥,开胃又解毒;若欲补虚损,骨头与粥炖。花异草。早点一茯苓糕(饼)人们都知道茯苓可配伍入药,很少知道茯苓还可单独服食。宋
3、代文学家苏氏兄弟就有服食茯苓的习惯.苏辙着有服茯苓赋,东坡杂记亦记载有服茯苓法。以后历代沿用,流传至今。为什么茯苓受到人们如此青睐呢?这是因为茯苓能健脾益气、补虚延年。有人对慈禧太后的长耕卜益药方进行研究,发现常用的补益药共六十四种,使用率最高的一味药便是茯苓,占百分之七十八。其次是白术,占百分之六十九,再次是当归,占百分之六十二。说明古代医家的确将它作为延年益寿药使用。茯苓的服食方法很多,应用范围亦较宽。除煎汤饮用外,还可制成食品服用,如茯苓粉、茯苓粥、茯苓糕、茯苓酒等;红楼梦里贾府的人还将茯苓制成霜,当作美容剂使用。茯苓糕(饼)作为人们的早点早在清朝就已盛行。据史料记载:清朝北京城里做出的
4、茯苓饼白可凌雪,薄如棉纸,中夹蜜饯,松果仁,甘香可口,富于营养,成为北京的名特产,是人们馈赠老年亲友的佳品。自己动手制作茯苓糕也简便可行:选七成上等粳米、二成白糯米,再加二、三成茯苓、英实、莲肉、山药等粉末,拌匀蒸熟即成。苏东坡还是做茯苓饼的能手呢。人们只知道他的东坡鱼色味俱备,却不知道他的东坡饼”也香甜可口。他介绍的具体做法是:以九蒸胡麻(即芝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要是你有雅兴,可以边吃茯苓糕(饼),边欣赏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写的赞美茯苓的词一-鹏鸽天,从中获得人们喜食茯苓的奥秘。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称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5、。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破醒魂,与君更把长生碗,略为清歌驻白云。午餐一琳琅满目的药膳食品稍加留意你便会发现:厨房里的胡椒、花椒、肉桂、山蔡、八角等调味品大都是中医治病的良药,就连东汉医家张仲景最常使用的桂枝汤这个方剂也是食疗方,里面的桂、姜、枣等都可食用,难怪有人推测该方出自古代烹调专书汤液经。张仲景的其他方剂,如治疗少阳咽痛的猪肤汤和治疗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也都是典型的食疗方。看来,食疗与药疗之间并无一条赫然的界沟。至于通过食疗达到治病目的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患痢疾,宫中太医久治无效,束手无策。这时,一位忠心耿耿的御厨侍从,大胆献出一个食疗方:用鲜牛奶煮单拔食
6、用。唐太宗采纳这个建议,服食后果然很快治愈痢疾。从此,食疗声誉大振,革拔也从厨房里的调味品摇身变成医生手中的良药。将食疗之品搬上餐桌,既让你为其琳琅满目大开眼界,饱餐一顿,又有针对性地治疗疾病,人们管它叫药膳。目前,国内药膳食品较多,如天麻甲鱼、黄精鳍片、黄苣蒸鸡、虫草蒸鸭等,深受群众喜爱。前不久,国内第一家药膳饮食店在成都开张,它将为人们的饮食保健作出贡献。我们这里辑录部分防治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食品原料,供制作药膳者选用。防治癌症的食物:青叶卷心菜、花椰菜等能防治肠癌、胃癌。禽畜的肝脏、蛋黄、胡萝卜、杏子、甘薯、菠菜等能抑制肿瘤生长,使癌细胞消退,并保护肠道、呼吸道和膀胱的上皮细胞,预防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饮食 保健
